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萧乾自译作品中的文化缺省现象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bramk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世纪90年代发生的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对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重视力度日益加强。文化缺省以其不可忽略的重要性成为其中的研究对象之一。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本篇论文旨在借用具有强大解释力的关联理论,通过对萧乾自译作品中的文化缺省现象进行研究,寻找针对文化缺省翻译以及类似翻译问题的指导方针和翻译策略。关联理论注重交际与认知的关系。关联理论认为成功的交际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交际双方的明示,二是最佳关联的认知模式,即关联性。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行为。交际注重交际者的意图和受众方的期待。译者从原交际者的交际行为中寻找最佳关联,再把这种关联性才传达给受众方。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别,文化缺省会引起很多的翻译问题。译者应当如何处理这些问题才能将这种最佳关联传达给读者,并且避免误译或者受众方误解?正是基于该问题,本篇论文选择以萧乾自译作品作为研究对象.萧乾认识到人们认知环境存在差异,在翻译过程中,他通过分析交际线索,调整明示信息和隐含信息,从而做到将最佳关联传达给读者.本文从关联理论的角度出发,聚焦萧乾处理文化缺省现象所采取的各种策略和方法,从中汲取对文化缺省的弥补措施,以期有助于将原文的内容和内涵更好地传达给受众方。文化缺省现象具有很大的研究潜力,通过对文化缺省现象的研究,将会有益于对整个文化的研究;通过寻根究底,探寻其产生的背后原因,将会促进翻译理论研究;通过真实案例总结,提出解决或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尤其产生的“缺憾”,以期有益于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共同进步。
其他文献
《董浩云日记》是董浩云自1948年至1982年的日记,记录了董氏航运事业发展过程,也是中国远洋航运成长的缩影。2011年董建平女士委托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将日记译为英文,为
研究了植物乳杆菌DMDL 9010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克隆、表达及表达产物的纯化。首先以植物乳杆菌DMDL 9010的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亚硝酸盐还原酶基因,扩增后nir编码序列大小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商务信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商务英语信函有很多种类,英语推销信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一种。在商务活动中,英文推销信不但可以为大家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