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人们发现一对光学对映体通常在药理及生理活性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手性药物中表现较明显,因此将外消旋体拆分为单一对映体的方法与技术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迄今,色谱法是拆分外消旋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因其具有分离快速、准确,不会破坏对映体的生理活性和结构等优势而被广泛用于农业、生物和医药等领域,因此,对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HPLC-CSP)的开发与研究一直是色谱技术研究的关键。在众多手性固定相中,配体交换色谱手型固定相和多糖类手性固定相的研究和应用比较广泛。本论文分别制备了涂敷型和键合型配体交换色谱手性固定相,并考察了色谱条件的变化对氨基酸对映体手性拆分的影响,此外还考察了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ChiralPak IA柱上的拆分情况。将S-三苯甲基-L-半胱氨酸((R)-STC)作为手性选择子,采用动态涂敷法涂敷到反相ZORBAX SB-C18色谱柱上,制备了涂敷型配体交换色谱手性固定相。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并计算出手性选择子的涂敷量。以3-缩水甘油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为改性剂对酸化后的硅胶进行改性,再以L-苯丙氨酸为手性选择子与改性硅胶键合,制成键合型配体交换色谱手性固定相。利用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对反应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所得的失重率得出手性固定相的键合量。采用筛分和溶剂沉降等方法对手性固定相材料进行预处理,使手性固定相粒径均匀,从而保证了柱压的稳定以及色谱柱的手性分离能力。分别考察了甲硫氨酸和多巴等多种对映体在以S-三苯甲基-L-半胱氨酸和L-苯丙氨酸为手性选择子的配体交换色谱手性固定相上的拆分情况,并研究了铜盐的种类,Cu2+浓度、流动相pH值等色谱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色谱体系中任一组分(Cu2+、样品和缓冲盐)浓度的变化对对映体拆分的影响很大,由于受到配体交换过程中络合平衡的制约,浓度变化要适中,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分离效果变差。两种手性固定相的对映体拆分过程都在25℃时取得了较高的分离度。S-三苯甲基-L-半胱氨酸手性固定相在以CuSO4水溶液为流动相的体系中得到了较好的拆分效果,四种氨基酸对映体几乎在所有色谱条件下都达到了基线分离。其中,外消旋药物多巴在涂敷型手性固定相上实现了基线分离,为L-多巴的获取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L-苯丙氨酸手性固定相则在Cu(OAc)2的KH2PO4缓冲溶液中取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通过对两种手性固定相手性分离能力的比较,发现以S-三苯甲基-L-半胱氨酸为手性选择子的手性固定相对所研究的对映体的拆分能力要优于L-苯丙氨酸手性固定相。研究了正相条件下多巴、苯丙氨酸以及N-取代氨基酸对映体在Chiralpak IA柱上的拆分情况。实验表明:三种N-取代氨基酸在该色谱柱上都得到了拆分,多数达到了基线分离,多巴和苯丙氨酸得到了部分分离。同常规流动相(正己烷/异丙醇)相比,选用乙醇作为极性组分能够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当乙醇的浓度增加时,保留因子随之减小,分离因子在乙醇体积分数为35%时达到最大值。提高流动相添加剂三氟乙酸(TFA)浓度可以减小由于对映体与手性固定相间的作用而引起的峰型的改变,当流动相组成为正己烷/异丙醇/TFA(75/25/0.5,v/v)时,比较适合于对映体的拆分。键合型手性固定相则在Cu(OAc)2的KH2PO4缓冲溶液中取得了较好的分离效果。通过对两种手性固定相手性分离能力的比较,发现以S-三苯甲基-L-半胱氨酸为手性选择子的手性固定相对所研究的对映体的拆分能力要优于L-苯丙氨酸手性固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