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3D-ASL技术研究早中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大脑血流量的变化,通过探索早中期POAG脑血流的变化,揭示POAG中枢损伤特点,为青光眼早期的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按照POAG的入选及排除标准,纳入17例POAG患者以及年龄与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对受试者行3.0T磁共振扫描,利用SPM 8处理软件对所得图像进行预处理,利用REST处理软件对POAG组与对照组进行全脑分析,了解两组血流量的变化情况。并对POAG血流量变化与RNFL及视野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1)对全脑进行分析:与对照组相比,POAG组脑血流量主要表现为降低,区域有:右侧小脑、左枕上回、右中央前回、左侧小脑、右额上回、左梭状回、胼胝体、左距状裂、左海马旁回等区域。脑血流量增加的区域为:额下回,尾状核,额眶回。2)相关性分析:RNFL与右颞下回、左距状皮层、右侧小脑、右枕上回等区域呈正相关。MD值与右额上回、右距状皮层、左额中回等区域呈正相关。结论:早中期的POAG脑血流量主要表现为减少,且这种改变与RNFL及MD呈正相关。大脑血流量可能作为是青光眼颅内病变中一个潜在的生物学观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