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性敏感单元应用于外生殖器感觉重建初步研究一、男、女性会阴部不同区域神经纤维分布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男、女性会阴部各区域,男性包皮、女性阴蒂包皮、处女膜、小阴唇、阴道黏膜五种组织的神经分布,并做定量测量,为临床“性敏感单元”的定位提供参考及依据。方法:将组织块标记好,经石蜡包埋,切片厚4 μm,采用S100染色法对神经纤维进行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纤维着色情况,每个活检标本随机选择3张切片参加测量,每张切片在20X 10倍光学显微镜下随机选取3个视野进行观察,每种组织共90个视野进行统计。使用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软件神经纤维进行鉴别和定量,分别测量镜下神经组织的平均光密度(density mean)和积分光密度(integrated optical density,I0D),分别代表神经组织在每张切片中阳性表达的平均量和总量。结果:①男性包皮、阴蒂包皮、小阴唇、处女膜及阴道黏膜组织中存在广泛神经组织分布;②男性包皮与阴蒂包皮、小阴唇组织的神经分布,无显著差异性;③处女膜与阴道黏膜组织的神经分布,二者无显著差异性;④男性包皮、阴蒂包皮、小阴唇组织的神经分布较处女膜及阴道黏膜组织多。结论:男性包皮、阴蒂包皮以及小阴唇组织富含神经末梢,敏感度高,可作为“性敏感单元”的组织材料进行带蒂转移,有望改善再造器官的性感觉。二、性敏感单元应用于外生殖器感觉重建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既往认为“无用或多余”的“性敏感单元”SSU在外生殖器整形、重建术中的应用。方法:对先天性小阴茎需行阴茎再造患者(8例)和因阴道松弛导致性功能障碍患者(12例),分别应用发育不良阴茎、包皮及小阴唇瓣的高敏感的性刺激感受器行带蒂转移至再造阴茎周围及阴道侧壁等乏感觉区,人为植入一性敏感点,以激发性感觉。结果:术后20例患者均获随访6~38个月,所有转移的“性敏感单元”组织瓣均成活,术后性功能明显提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性敏感单元”转移至乏感觉区,使患者在获得理想外生殖器外观的同时获得性感觉。此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是改善其性功能的一种良好的选择。第二部分:应用阴囊中隔翻转-折叠-推进瓣一期修补阴茎阴囊交界处的巨大尿瘘的术式改良目的:探讨应用阴囊中隔翻转-折叠-推进瓣一期再造尿道、防水层及被覆,有效的修补阴茎阴囊交界处的巨大尿瘘。方法:2011年1月-2012年7月,收治尿道下裂术后出现阴茎阴囊交界处的巨大尿瘘的患者30例。尿瘘大小为1.0~2.Ocm。术中切取阴囊中隔,并将此瓣分为三个区域,其中A瓣翻转形成尿道;B瓣去表皮形成筋膜瓣折叠覆盖于A瓣切口上,形成防水层;C瓣推进覆盖创面。结果:术后30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尿道狭窄及尿瘘发生,再造尿道排尿通畅,阴茎伸直良好。术后皮瓣29例成活,均为一期愈合。1例C瓣因静脉回流较差,术后出现肿胀,皮瓣发黑,最终干性坏死,创面痂下愈合,严密观察至术后15日,排尿通畅,未见尿瘘形成;3月后返院复查,C瓣区域瘢痕形成,自觉排尿可,无尿道狭窄。2例患者自觉阴茎阴囊外形欠佳。结论:应用阴囊中隔翻转-折叠-推进瓣一期修补阴茎阴囊交界处的巨大尿瘘,应用一个筋膜皮瓣一期同时再造尿道、防水层及被覆,简单可靠,供区破坏小,且效果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