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画像是最具自我描绘性和表达性的绘画题材,自画像也是我们分析和研究画家及其艺术创作风格形成和发展的最好资料。作为一个特殊的视角,可以来解读不同时期艺术和文化背景。本文运用对艺术史回顾穿插个案分析的方法,展开对艺术家在自画像中的自我映射到自我消逝的转变的研究。 第一部分,对自画像发展历程和人文背景作出了详尽的分析,以西方四次人文思想解放的时代文化背景为主线,引出不同时期艺术家的艺术取向,进而了解自画像在当时的面貌、社会功能性、与艺术家的联系。 第二部分,通过对自画像发展历程及人文背景的具体分析,来讨论古典艺术、现代艺术时期自画像关于艺术家体现的自我映射性表达以及通过自画像来完成自我艺术追求的突破和实验。并且,在现代艺术中,许多艺术家也已经在他们的个人体验的基础上,找到了“自我表现”的确切方式——重构、提炼反应自我状态的新形象。把“自我”借助于一个新“形象”展现出来,这种由“自我”到“我们”的延伸和拓展,使自画像的内涵得更加丰富,这也是自画像题材泛化到其他题材的自我映射的表现。 第三部分,随着艺术史的发展,到以波普艺术为代表的后现代艺术时期的自画像,艺术家在画作中体现出自我主体性因素和绘画性因素消逝的倾向,探讨这种自我映射到自我消逝的转变的意义,从自画像这个独特的角度来认识和掌握艺术史上不同时期艺术的不同形态,认知艺术家在不同艺术形态中的根源性的作用,以及这个这种根源性角色的转变。 第四部分为结语部分,自我消逝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自我映射,并且这种转变已经上升到艺术家艺术观念上的转变了。无论是自我映射还是自我消逝,都是艺术家的表达,都是以艺术家自我为中心,也就是以人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