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在历经了千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共同构成了今天百家争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其中,无形的、活态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代表,记载着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民族情感、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变迁。但是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经济利益的驱使,主要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亡的困境,急需我们用一种科学的方式来实施保护。 档案由于本身具有的原始记录性、真实性、系统性恰好能够弥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性、活态性以及无实物载体的传承弱势,使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最真实、最原始的面貌固态化保存继承下去。 本文主体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的写作目的、意义、写作手法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式保护的认识及认识程度加以分析,对笔者的写作目的加以明确界定。第二部分介绍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范畴、特点、形式、国内外保护工作现状以及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第三部分分析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式保护的可行性与必要性。第四部分从实际工作入手,提出了相关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式保护的具体措施,首先笔者论述了建档式保护应遵循的原则,接着论述了建档的方式如档案的构成、采集手段、整理方法及后续的开发利用,最后从大的角度提出实施策略。建立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能够在未来的时间里帮助后人重塑民族历史记忆,保留历史价值,维护民族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