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08年的大部份时间内,世界贸易在大多数经济体内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然而当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向实体经济漫延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沉重打击。与此同时,受到金融危机直接衍生出的信用危机和融资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贸易融资业务在全球范围内大幅萎缩。与此相对应的是我国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量也有大比例下降。相比较于其他国外全球性银行而言,我国商业银行的贸易融资业务的开展也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贸易融资产品往往泊自于外资银行,而贸易融资审批、贷后管理流程又是复制于人民币流动资金贷款,所以始终处在比较尴尬的发展阶段。本文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沿着“什么是贸易融资业务、“贸易融资业务风险产生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瓶颈是什么”、“如何进行贸易融资业务创新”以及“贸易融资业务创新要注意什么,会取得何种预期效应”的思路,分析了贸易融资产品的概念、特点以贸易融资不良产生的原因,阐述了贸易融资业务的本质、涵义,归纳了贸易融资创新应是基于产品、流程、业务和授信文化综合改革。此外,本文还特别从风险控制的角度重点提出了商业银行通过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业务,结合贸易融资业务自偿性的特点和真实贸易背景,以整个产业链为授信核心来度量授信业务风险,理顺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根据稳定、可监管的应收、应付账款信息及现金流,将银行或金融机构的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信息流进行信息整合,然后向企业提供融资、结算服务等一体化的综合业务服务。本文希望通过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三个方面来重塑贸易融资业务流程和风险管控体系,在贸易融资审批领域能适当改变以净资产和资产负债率为基础核定授信额度的传统信贷审批方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将银行信贷资金落实到供应链中最需要支持的配套企业。最后,本文还提出如果将整个供应链下贸易融资业务扩展到了全球化的贸易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加速全球授信业务的开展,必然会真正扶持我国处于全球供应链末端的广大出口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