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活:基于中德两个实验室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920997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科学知识的发展与应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现代科学知识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的重要推动力。作为生产科学知识的现代社会制度,实验室广泛地存在于各个社会。但不同社会中的实验室制度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那么,外部制度环境如何对实验室生活或科研行为产生影响及作用?  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把实验室看作一种社会制度,镶嵌在已有的外部制度环境之中,并受到其他外部制度的影响。从这一研究视角出发,本文选取分别处于中国和德国科研环境中的两个实验室,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外部制度对实验室的作用及对科研行为的作用进行探讨。  在梳理行动者网络理论与组织研究中的制度理论的基础上,作者建构了本文的分析框架,认为外部制度环境通过利益诱导与强迫两种机制作用于科学知识生产的各个阶段,并对其中的科研行为产生形塑作用。遵循这一分析思路,本文运用参与性观察法与访谈法,以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为主线,分析比较中国科学院A实验室与德国马普学会B实验室之间的异同点,并从两者不同的外部制度环境入手,深入剖析差异性产生的制度根源。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外部制度环境对科研行为的形塑作用。最后,作者结合中国实验室外部制度环境的现状与特点,试图寻找提高我国基础科学研究质量与效率的政策着力点,并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本文得出的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外部制度环境通过利益诱导与强迫性的机制作用于实验室制度。(2)外部制度环境对实验室中的科研行为有着明显的形塑作用。(3)外部制度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对科研行为产生作用。(4)外部制度环境的形塑作用在多大程度上真正起作用,与实验室自身的传统有关。  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1)已有研究提出了实验室的语境性,而本文系统地验证了语境性,把注意力更加细微地聚焦在外部制度环境的方面,并把外部制度环境划分为经费制度、组织制度、人事制度等三个维度。(2)本文以研究实验室为平台或研究场所,尝试性地探讨了外部制度环境对实验室科研行为的影响,这是已往研究所未涉及的。(3)本文基于对外部制度环境对于实验室科研行为形塑作用的揭示,提出了实验室传统的意义在于它与外部制度环境的契合性。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