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意识是伴随着“公民”概念的出现而产生和形成的一种现代意识,是在现代法治下形成的民众意识,是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基本构成包括独立的主体意识、积极的法治意识、自觉的权利义务意识、合理合法的民主平等意识、传统与时代结合的公德意识以及顺应全球化潮流的国际意识等,而贯穿其中的就是权利和义务意识。公民意识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培养公民意识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议题。在我国虽然早已有了“公民”这个概念,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人们并没有形成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的缺乏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障碍之一。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迫切需要公民的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及信用意识为支撑,而这正是现代公民意识的基本要求。当代大学生作为中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不仅应该是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专门人才,更应该是具有现代意识的高素质的公民。针对大学生公民意识薄弱的现状,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法治国家的实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公民意识状况调查,较全面的了解了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存在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为主体意识淡薄、法治意识不强、权利义务意识较弱、民主平等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意识弱化和公德意识缺失。造成大学生公民意识差有社会原因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其中我国社会法制文化环境不完备,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西方文化的消极影响,以及我国高校存在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缺失是主要原因。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的共同努力。要进一步改进法律教育,充分发挥法律课程在公民教育、公民意识培养方面的功能和优势,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鼓励学生参与权利维护实践,加强公民教育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教育大学生懂得成人与成材的关系。另外加强学校公民文化建设,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营造良好的公民教育氛围更是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