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元结构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众多学者曾就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划分、特征、成因、转换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给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模型和政策思路。本文致力于借鉴二元经济等理论,以区域经济学的思维方法,对上海市宝山区地域经济结构中存在的二元性进行研究和分析。 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前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二元经济结构明显,且表现出“复二元性”、“多重二元结构”的复杂特征。宏观尺度上以国家为对象的二元经济结构分析在很多情况下缺乏解释力。同时在我国的区域开发与援助行动中,大量外来经济与当地经济并存的二元结构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笔者希望通过对上海市宝山区地域经济二元结构的研究,从中观尺度探索地域经济二元结构的特征、成因及应对之道。 论文正文的第一部分阐述了有关地域经济二元结构的理论基础。笔者首先明确了区域、地域、经济结构、二元结构等名词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发展经济学二元经济理论以及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前苏联社会主义发展理论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并对二元结构理论在区域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第二部分中,首先介绍了研究区域,即上海市宝山区的基本情况,包括区域位置、行政区划、区域特色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其后从对宝山区的直接观察和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中引出了对宝山区地域经济二元结构问题的思考。笔者以为宝山区的经济结构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可以划分为区属经济和非区属经济两类,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规模和结构、企业规模结构、所有制结构,还是从增加值的初次分配格局、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衡量,宝山区两类经济均具有不同的特征。 第三部分着眼于宝山区地域经济二元结构的动态变化。笔者认为宝山区地域经济二元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既有自然和历史的原因,也有发展战略的影响。出于经济自身发展以及上海市新一轮整体发展战略的需要,宝山区的二元结构终将向一元协调的方向发展,但要实现这种转化目前还面临着诸多困难。笔者分析了制约宝山区区属经济发展的若干瓶颈,借用了“扩散效应”和“回波效应”的概念分析了宝山区非区属经济对区属经济的影响,并分析了宝山区地域内重要的行为主体之间的矛盾,及其对当地二元结构的影响。 第四部分中,笔者提出了推动宝山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对策建议,包括理顺机制,营造多元主体利益协凋的制度环境;以建设精品钢基地为契机,加强“双宝”合作;打破瓶颈,增强区属经济活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在最后的结论部分中,笔者总结了本文的一些重要观点,并对本文的借鉴意义以及可能的后续研究作了简单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