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新型工业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wei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六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重大理论创新.该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有关工业化、现代化的论述为指导,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研究方法,同时借鉴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相关思想、理论和经验,在全面透视和把握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和我们面临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作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探讨.该文系统阐释了新型工业化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评价体系,指出了新型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化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相辅相成,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由半农业半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或者工业—信息社会转化的历史过程.提出了新型工业化是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资源集成的工业化、是产业协同的工业化、是城乡互动的工业化、是区域协调的工业化、是全面发展的工业化.建立了一套新的科学评价体系.把结构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作为新型工业化的分析框架和核心内容,对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发展路径及其政策选择进行了探讨.并运用研究成果对福建的新型工业化进行了实证分析.该文认为新型工业化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工业化发展模式和路径的重大转换,是可持续基础上的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道路.
其他文献
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如何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经济基础,如何发挥国有企业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改变目前国有企业运
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改革已进入攻坚的关键时刻。作为微观经济基础的企业,采用何种产权制度及其实现形式是关系改革最终成败和社会生产力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认为,创建以劳动联合和要素资产联合为基础的中国式现代企业制度是出路所在。本文试图阐述联合产权制度中的劳动产权。本文首先总结和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中与劳动产权有关的思想,以及国内对劳动产权的研究动态;然后重新定义了劳
在全球变暖、哥本哈根会议召开的大坏境下,二氧化碳排放问题无疑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生产国又是主要的碳排放国家,传统式的高投入、耗能、污染严重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直以来是国内外关注的的焦点。如何来减少碳排量,促进绿色GDP增长成为我国当前发展的首要问题。我国从“十一五”一开始,就强调了期末单位生产总值在能源消耗上需要比2005年的降低20%的能源强度控制目标。“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