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多媒体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所使用的教科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多种符号资源在教科书语篇中的广泛应用,使教科书逐渐呈现多模态特征。如何深入地了解教科书中的多模态资源、多模态资源是如何共同构建教科书语篇意义、如何充分利用教科书中的多模态资源来发展学生多模态识读能力一直是教育研究者所面临的研究课题。 在我国,初中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之一。一方面,它关系到如何巩固小学英语教学的成果,并发展它;另一方面,它还关系到如何为高中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而阅读教学又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往往承担着目标语言知识的呈现与拓展,所以说,阅读教学的成败密切关系到整个英语教学。 基于此,本文以 Kress和 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和Martine和Salway的图文关系框架为依托,笔者构建了本研究的教科书多模态语篇分析框架。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首次出版的新目标初中英语——共计5本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并以其中的阅读部分语篇为例,合计145篇阅读和138幅图像为本研究提供了充足语料。分别从图文之间的地位关系、图文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以及这些图像是如何构建元功能意义的三个方面对该教科书进行了多模态语篇分析,帮助师生更深入地了解多模态资源在语篇意义构建中的作用,使他们更好地利用教科书多模态资源进行教与学。 分析表明,新目标初中英语教科书的阅读部分语篇当中,文本与图像两者之间互相结合在一起,共同构建多模态语篇意义:(1)图文之间地位关系以“图附属于文”为主,新目标初中英语教科书的编辑者将文本放在更重要的地位,图像只起到辅助作用;(2)5本教科书图文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当中,以“文本概括性更强”为主,图像比其文本实现了更具体的含义;(3)在图像的元功能意义方面,新目标教科书绝大部分图像构建了互动意义,其占总数的一大半以上,尤其是图像所代表的参与者与学习者之间的社会距离是平等的,适合于学生进行互动式学习。此外,本研究还表明多模态语篇对于初中英语教学发挥着积极作用,充分利用教科书中视觉图像教学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研究对于初中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也对于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和教科书的开发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