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实验的中学地理探究式教学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44405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内外地理教育学界一直积极倡导开展“地理探究式教学”,通过地理实验进行探究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的地理实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局限,难以在探究式教学中广泛应用,但虚拟实验的出现一定程度弥补了传统实验的不足,为地理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新的探究方式。对地理虚拟实验探究教学进行研究,有利于开拓地理教学的思路,丰富地理教学模式。本研究聚焦于探讨这一新兴探究方式的发展现状,通过文献研究法、专家咨询法、课堂观察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建构出地理虚拟实验探究教学诊断量表,并基于此诊断量表对中学地理虚拟实验探究教学进行观察分析,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实施策略。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国内外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界定基于虚拟实验的中学地理探究式教学相关概念,并介绍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杜威“做中学”思想、实验地理学理论和地理教学理论。第二阶段: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初构出中学地理虚拟实验探究教学诊断量表。通过专家征询后,对诊断量表进行了改进,最终确定了包含3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9个三级指标的诊断体系,并形成了课堂观察量表。第三阶段:运用构建的课堂观察分析量表对中学地理虚拟实验探究教学现状进行课堂观察分析,归纳出存在的亮点和不足:第一,探究问题合理适宜,但开放性不足;第二,探究过程科学有序,但学生地理探究能力培养不够全面;第三,体现学生探究主体性,但自主探究程度较低;第四,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观察力,但实验规范意识模糊;第五,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处于一般水平,创造性思维有待发展;第六,教师在虚拟实验和传统实验结合中,没有充分发挥虚拟实验优势。第四阶段:根据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实施策略,具体细化为以下六条:提高问题情境设置疑惑性;关注质疑思维习惯的养成;弥补地理探究技能培养不足;规范学生地理实验探究方法;应用虚拟实验需扬长避短以及引导学生经历由虚拟回归真实。
其他文献
林纾的《春觉斋论文》是近现代重要的文章学著作。该书在总结、借鉴前人观点、理论的基础上,并结合自身写作实践所成。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归纳出许多真知灼见的理论观点,而
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是企业激发职工生产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
叶弥是当代苏州作家群里独具创作个性的女作家,她不仅对短篇小说写作有独特创作理念,而且具有清醒文体意识。她专注于短篇小说的写作和革新,其创作获得了鲁迅文学奖等诸多国
针对航空发动机高压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给出了一种模型可逆化简化的方法.首先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较为精确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质心集中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简化,
清代宁夏诗人是清代宁夏诗歌史上重要的创作主体,也是清代宁夏地域文学中必不可少的研究对象,根据《四库全书》、《续四库全书》、《清史稿》及清代宁夏各地方志,笔者考证到
礼貌是交际双方语用距离的特定反映 ,而语用距离则是社会因素、文化因素、情景因素、个人因素等的综合。尊称有礼貌的可能性 ,但并不总是礼貌的。尊称是否礼貌要视语用距离而
对某区域铜冶炼渣再选尾矿的来源、分布、数量、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论证了污染治理的必要性,根据治理目标确定了治理方案。治理后,可从源头控制重金属向外界迁移,减轻该
本文阐述了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宁波第二技师学院机电专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与研究。该校以“三化”(专业化、职业化、复合化)明确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格,强化素能本位,
本课题的研究范围集中在河北省唐山市境内的滦县和乐亭两个县区,唐山历史悠久,在资料里显示早在4万年前就有人类劳动作息的迹象。唐山文化底蕴非常丰厚,可以说是人杰地灵。丰厚
西三线西段1标段EPC项目部严格按照作业许可管理流程,认真执行作业许可制度。特别是针对动火作业,EPC项目部总结出了动火作业10大禁令。为以后的长输管道动火作业及其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