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因领域科学合作状况的计量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xu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因科技因其与人类独特的关系,而成为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科技发展前沿。现代基因科技呈现出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而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交流、相互融合,促进了基因科技的研究以及与之相关的医学、生物工程等专业的发展与进步。基因科技与其他领域的交叉融合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之间、机构之间以及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科学合作对基因科技的研究与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在基因科技领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在基础技术和实验室阶段,某些领域已接近国外先进水平。为促进我国基因科学领域的快速发展,本文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我国基因科学领域的科学合作状况进行量化分析,从这一侧面揭示我国基因领域的科学活动规律。在关于我国基因领域科学合作的研究中,我们以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开发的大型数据库SCI作为数据检索源,以“Topic=(gene) AND Address=(Peoples R China)”作为检索指令,检索我们所需要的数据样本并以此构建本项研究所用数据库。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我国基因领域的科学合作状况进行研究,揭示我国基因科学领域科学家之间、机构之间以及国家之间的科学合作状况,探究我国基因领域科学合作的发展规律。为了对我国基因领域科学合作状况进行细致全面的研究分析,我们运用计量学方法对基因科学领域进行了分层次研究。从科学合作的总体状况来看,随着时间推移,我国基因领域的科学合作规模越来越广泛,合作程度也在逐渐加深,对科学家之间合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的时段内,我国基因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合作方式以2-5人的小课题组合作为主逐渐过渡到以6人以上的团队合作形式,特别是近几年,由10人以上科学家组成的科研团队的科研产出能力呈现迅速提高态势,表明较大规模的团队合作在我国基因科学领域已得到科学家们的广泛认可;从机构间合作状况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机构参与的合作研究成果增长幅度越来越大,机构间合作已机构合作的主导合作方式,尽管机构间合作的规模和科研产出的能力较强,但因为地域、文化、学科等方面的便利条件,最小省力原则仍是合作研究过程中遵循的重要准则,机构内合作仍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力量;在对国家间科学合作状况分析时,我们运用大型数据处理软件Histcite对数据进行研究分析,选取在基因科学领域与我国合作关联度较高的国家,运用pajek软件构建与我国高频合作国家的合作网络中心图谱,直观展示出我国在宏观层面上的国际合作状况。
其他文献
《中庸》的心性论开创性地继承了孔子的“性与天道”的思想,为孔子的思想提供了哲学论述的根据,对儒家的心性论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庸》的心性论从天道、命、性、教、诚
对历史唯物主义学科性质的称谓,不是一个采用什么名称的小问题,而是反映我们如何理解历史唯物主义本质规定性的大问题。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学科性质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学者们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博大精深,且作为其“仁”学思想践行之方的“忠恕”之道,数千年来也一直是儒学者们研究和探讨的对象,后世之人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
老子之学真正可当体大思精之称。所谓体大指的是老子以道为宗,可遍摄子学而为之范式;所谓思精指老子深思而浅涉,语断而意远,开启了中国哲学最早的形而上玄思。老子是指出语言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网络的迅速普及,互联网成为大众创新创业的主阵地。微商作为电子商务模式的一种,影响大、范围广、发展快出乎人们意料。微商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