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渗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indam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离开文化,语言教学难以为继。随着社会的经济和科技发展,英语作为一门实用的世界语言,近数十年来在中国掀起了英语学习热潮。因为英语是必修学科,与升学考试、求职等方面联系紧密,中国人对英语的学习热度一直有增无减。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中国外语教学长期以来偏重语法知识教学,文化教学特别是母语文化在实际教学中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这严重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致使学了多年英语的学生不知如何用英语进行交流,更谈不上进行跨文化交际。然而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也应是文化教学。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外语教学中的语言教学是跨文化交际的基石,文化教学则是促成有效交际的桥梁。交际的双向性决定了文化教学必须兼顾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学习。大学英语经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己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大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仍待解决。本文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为例,调查了中国文化渗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了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的原因及影响,阐述了大学英语母语文化渗透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若干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具备良好的英语语言基础,交际能力和文化知识底蕴,能用英语流利表述其深厚的母语文化知识的学习者应是大学英语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以大学英语教师和大学生为对象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发现中国文化渗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堪忧,大学生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的能力明显不足,大部分学生不能自如地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相关内容,大学生母语文化素养有待提高,对中国母语文化渗透教学有待加强。中国文化渗透教学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掌握英语这门语言,进一步了解博大精深的母语文化,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西方国家文化的理解,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包容度,从而为学生今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本研究针对在大学英语教学里如何实施中国文化渗透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加强双向文化交流的意识,重视中国文化渗透在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其次,在大学英语教材中适当增加中国文化内容;第三,在考试中注重考察中国文化内容;第四,教师在课堂中运用多种方法促进中国文化渗透教学;第五,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学习中国文化的意识。
其他文献
语义韵是语料库语言学的重要贡献之一,也是研究词语行为的新视角。一个词语由于频繁地与某些词语搭配而“沾染”上了这些搭配词的语义特征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语义氛围,这种现
家电制造业是我国的传统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家电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和消费的转型升级,市场对家电制造企业提出了更高的产品制造与创新发展的要求。外部市场的变化、产业政策的调整、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以及激烈的行业内竞争都会影响家电企业的经营效益,即一方面,行业的发展面临着经济和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变化风险;另一方面,源自于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产品研发能力、内部管理制度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
2013年4月25—26日,山西省第二届初中课堂教学改革校长高峰论坛暨左权宏远学校现场会在左权县隆重召开。来自全省11个市的教研室主任以及已经实质性进入课堂教学改革的初中学
媒体融合起源于一个新闻学的假设,但由于传媒研究者、传媒实践者和传媒管理者的不同立场,关于如何认识媒体融合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出现了围绕同一个主体的话语博弈。这种话语的博
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力梯度探测潜艇的新方法。借助计算机代数系统Mathematica,计算了模拟潜艇在不同位置产生的重力垂直梯度,分析了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如果现有的重力梯度仪精度为10-4E,即使下潜深度达300m,在海面上100m范围内也能够探测到;当重力梯度仪的精度达到或超过10-6E时,可在海面上1000m范围内实现探测。
文章介绍研究生就业服务的“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技术给研究生就业服务带来的机遇,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对构建大数据背景下研究生就业精准服务体系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以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