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禁军是北宋用以“守京师,备征戍”的主力作战部队,围绕着禁军展开的诸多军事建置,是北宋军事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以目前学界关注相对较少的东南诸路禁军为切入点,以宋太祖到宋仁宗朝的时间脉络作为行文主线,对北宋中前期东南禁军之制的演进过程进行了逐一梳理。首先,宋太祖、太宗两朝属于东南禁军之制的探索时期,“收东南精兵”与“量屯禁兵驻泊东南”是这一时期东南军事建置的主要内容。自他路更戍而来、通常三年或两年一代的屯驻、驻泊禁军是宋初两朝宋廷用以维系东南区域社会稳定的主要守御力量。其次,宋真宗一朝属于东南禁军之制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东南地区的军制建设主要围绕着三个部分的内容展开:一是咸平年间东南地方禁军的初步组建;二是景德以后东南禁军地方化进程的短暂停滞;三是东南禁军在这一时期初步具备了可以独立承担地方平叛捕盗任务的能力。最后,宋仁宗朝属于东南禁军之制渐趋成型的时期。随着庆历年间“宣毅”禁军的广泛募置,宋初三朝以来东南禁军驻地范围有限、仅于要害处“量屯禁兵”的问题得以初步解决,就地募置、“营于本州”的地方禁军逐渐取代来自其他地区的屯驻、驻泊禁军成为守御东南的主力部队。但皇祐以后,侬智高事变的大规模爆发暴露出了东南地方统兵体制“政出多门”、“事权不专”的缺陷。这促使宋廷对东南、尤其是广南西路的统兵体制做出了一定调整,亦促成了宋廷在东南地区展开新一轮的地方禁军建置。经过这次整顿以后,东南地区的禁军之制开始逐步走向规范化,东南地方兵备大致实现了从“南方久不识兵”到“东南稍有备”的转变,至此,东南乃至全国的军制建设正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通过对北宋前四朝东南禁军的相关问题进行逐一具体考察后,不难发现:对北宋中前期东南禁军之制演进过程的分析,必须要立足于太祖到仁宗四朝所面临的具体政治、军事形势。必须将东南禁军诸问题与北宋军事重心所在、且往往率先发生军制更革的西北地区对比、结合起来讨论,方能对东南地区禁军建置及军制演进形成更为确切清晰的认识。反之,对北宋前四朝东南禁军相关问题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亦可达到管中窥豹的效果。一方面,通过北宋中前期东南与西北两大区域之间禁军建置、军制调整的横向比较,可以丰富研究者对这一时期东南、西北区域关系及各自区域特性的认识。另一方面,太祖、太宗、真宗、仁宗四朝宋廷对东南禁军之制做出的一系列调整,以及北宋军制在这四朝的总体演变趋势,也一定程度地反映了这一时期赵宋统治集团为巩固国家政权、为应对沿边军事形势变化,而在制度设计层面不断矫失为得的一系列尝试。通过这些尝试与调整,到真宗、仁宗朝时,赵宋国家制度已初步走出了宋初两朝“诸事草创”的局面,各方面制度建设大体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