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步分离,股东对管理者的控制越来越薄弱。对公司的股东来说,支付管理者固定的工资奖金无法解决管理者利益与股东利益的背离,因此,经济学家开始设计各种长期激励制度,以解决代理成本过高、激励经营管理者的问题。对公司管理层的激励,美国在理论和实践中走在了前列,股权激励的方式使用广泛,目前美国90%的总经理都持有公司的股权,全球500强企业中89%的企业实行了股权激励。我国虽然自1978年以来,在企业高管人员的工资分配制度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但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本文首先从基本委托代理模型出发,研究了管理层最优股权激励的决定,在相应理论假设的基础上,得出了管理层股权激励水平与公司规模,风险,公司治理特征等变量的联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用621家国有或集体控股上市公司2003年至2007年数据作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上市公司中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特征、风险和规模等变量之间的联系,实证研究的结果主要包括:独立董事比例对管理层持股比例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监事会规模则与管理层持股比例关系不显著,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的情况下,管理层持股明显降低,公司资产规模、风险特征也会对管理层持股比例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股权集中程度越高,管理层持股比例越小。而其他理论上可能对管理层持股产生影响的变量如资产状况、管理层年龄等则与管理层持股比例关系不显著。
本文第二大部分研究了2006年至2008年我国股权激励的实施情况,对相关历史情况作了梳理和总结,并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了2006年至2008年集中公布的股权激励计划对市场产生的公告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14家样本公司中,64家公布股权激励计划当日异常收益率显著不为零,其中56.25%累计异常收益率曲线上升。在对异常收益率序列横向和纵向加总研究证券市场总体对股权激励方案的反应结果显示,上海和深圳市场对股权激励方案的公告均为正面反映,股权激励方案公告当日平均异常收益率分别为1.86%和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