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促进急性期脑出血大鼠缺血神经元功能恢复的实验研究

来源 :湖北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ca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电针促进脑出血后缺血神经元功能恢复的能力及可能作用途径。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组,电针治疗组。采用胶原酶VⅡ注入诱发大鼠尾壳核出血模型,电针“水沟”,“内关”、“后三里”,运用神经病理、神经免疫、神经生化、分子神经生物学实验技术,观察大鼠尾壳核出血后神经体征、海马组织GLU和GABA含量、脑组织SOD、NO的含量、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HSP70基因表达的变化,以及电针治疗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1)电针可分别显著降低尾壳核出血大鼠双侧海马组织显著高于正常水平的GLU与提高GABA含量(P<0.01或P<0.05)。(2)电针可显著降低尾壳核出血大鼠双侧海马NO阳性细胞数(P<0.01),可显著升高尾壳核出血大鼠双侧海马SOD阳性细胞数(P<0.01)。(3)电针可显著升高尾壳核出血大鼠双侧海马bFGF阳性细胞数(P<0.01)。(4)电针可促进尾壳核出血大鼠脑内HSP70基因表达。结论 电针确实具有抗脑出血后脑缺血性损伤的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的:降低GLU、NO兴奋性神经毒作用,提高自由基清除能力,促进内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FGF的分泌及HSP70基因表达,进而阻抑脑出血后缺血性损伤导致的神经细胞凋亡的发生。
其他文献
本论文目的和社会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结合毕业创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发现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为依据,研究历史性纪录片人物采访的方法。同时,本论文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在经过前期拍摄制作之后,把历史性纪录片人物采访的方法以论文的形式展现出来,这对之后其他创作人员研究同类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为他人提供一个好的思路,好的方法。本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实地调研、实例研究和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以
背景及目的 大约每2000单位的血小板有1单位被细菌污染,BacT/ALERT全自动血液培养系统可以用于筛查细菌污染的浓缩血小板。材料及方法资料收集自1998年5月至2004年5月,这期间检测的血小板数量为36896单位,其中的大部分为4份全血白膜层制备的。在全血采集或单采血小板后的当天,5ml~10ml量的血小板样品无菌转移到BacT/ALERT培养瓶内,以检测需氧菌。在整个血小板保存期内(6.
0引言冰雪天气条件对高速公路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保证冰雪天气下交通的畅通、安全,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交通运输的能力和运营效益,形成良好的安全管理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慢性病之一,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1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3.7亿,2007-2008年期间,我国20岁以上糖尿病的总体患病率为9
CD33抗原是靶向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个合适的靶点,抗CD33单克隆抗体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后,可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杀伤靶细胞,并且可将靶向性单抗与细胞毒药物或放射性
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要求艺术设计必须适应时代的进步,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本文将通过研究信息时代的时代特征,发展形势来研究艺术设计,对信息时代的艺术设计给出相应的发展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