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意在通过了解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课程设置、以及对大学阶段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感知情况,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发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并分析用人单位对卫生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需求,以及用人单位对在岗的卫生管理人员的评价;了解社会大众对卫生管理专业的认知情况以及公众对卫生管理人员的角色期待。根据对培养现状和社会需求的分析,确定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构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基本框架,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人才培养机制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卫生管理应用型人才。方法:(1)文献研究法:利用文献分析法收集国内外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卫生管理人员培养以及KAQ模式的相关文献,归纳和总结可借鉴的理论和方法。(2)问卷调查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在校大四学生、近5年内的毕业生以及相关用人单位作为调查对象,就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和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利用开放的网络调查平台,对公众进行卫生管理专业认知度调查。(3)知情人深度访谈法:对卫生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手段与教学保障体系及其实施效果、卫生管理人员待遇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度访谈。访谈对象包括高校教师和用人单位相关领导。(4)统计学方法:运用定量描述分析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以及社会对卫生管理人员的需求进行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男女学生、毕业生与在校生在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情况感知上的差异。结果:(1)被调查学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87.26%,而集中实践教学学分仅占总学分的11.46%。与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相比,医学课程与临床课程学时较长,且占课程体系学分的比例较大。67.5%的大四学生认为理论教学内容的更新较少,57.5%认为医学课程课时比例过高;25.0%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与社会对卫生管理人员的需求联系紧密,70.0%的学生认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时间比例不合理。(2)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学生得到培养的知识主要有管理学知识、基础医学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得到培养的能力主要包括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公文写作能力;得到培养的素质主要有责任心、合作意识、敬业心。男女学生之间、毕业生与在校生之间对部分培养情况的感知存在差异,毕业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的多项内容的培养情况感知上优于在校生。(3)93.37%的用人单位对卫生管理人员的需求现状为非常需要和比较需要,71.08%的用人单位表示最低学历要求是大专和本科。用人单位认为,卫生管理人员需掌握管理学知识、基础医学知识、法学知识,具备沟通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公文写作能力,具有进取心、责任心和合作意识。92.77%的用人单位建议学校加强社会实践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4)在网络调查中,53.97%的被调查者以前不知道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认为医院院长和卫生行政机构的领导是由非专业的卫生管理人员担任的分别占50.79%和51.59%,84.92%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需要专业化的卫生管理人员。公众对卫生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与用人单位基本相同。结论:(1)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中,医学课程比例过大,且不符合卫生事业管理专业需求;实践教学比例较低,大多数学生认为实践教学与社会需求不符;实际工作经验能使学生对知识、能力、素质培养情况的感知更加深刻;相关用人单位对卫生管理人员有较大需求,用人单位与公众对卫生管理人员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基本相同,但公众对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认知度较低。为此,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根据社会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建立突出卫生管理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效果,改革考核方式,加强社会宣传,促进卫生管理人员职业化进程。(2)高校应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需求,培养理论基础扎实、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要遵循复合性、个性化、针对性、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本位的原则,形成“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才教育”,建立包含三大教学体系、四大培养阶段、多元化的考核机制、立体化的教学保障机制以及长效社会合作机制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