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温肾利水方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临床病例观察

来源 :宁夏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aba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为了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以中医扶阳理论为指导,观察运用健脾温肾利水方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证的临床疗效,并综合评价健脾温肾利水方治疗糖尿病肾病(IV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糖尿病肾病(Ⅳ期)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选择60例符合条件的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温肾利水方。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症状积分情况以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骨形态形成蛋白-7(BMP-7)、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变化,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分别进行对比。  结果:  (1)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观察,治疗3个月后,结果表明,加用健脾温肾利水方治疗后,患者主要症状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水肿等症状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采用健脾温肾利水方治疗后,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患者倦怠乏力、气短懒言、水肿等各项症状的减轻更为显著,表明基于扶阳理论的健脾温肾利水中药能使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各项症状有所减轻,效果较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更为明显。  (2)通过对治疗组治疗前后血Scr、BUN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相比较无显著统计学差异;通过分析对照组治疗前后BUN、Scr,亦不存在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通过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与常规对照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在治疗前后对于患者的肾功能改变方面,无明显影响。  (3)采用健脾温肾利水方组治疗的血清CTGF、BMP-7水平,经统计分析,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健脾温肾利水方对于减轻糖尿病肾病Ⅳ患者的肾纤维化程度,具有更好的效果。健脾温肾利水方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经统计分析,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TGF的水平较治疗前有所降低,血清BMP-7水平上升,说明健脾温肾利水方能够更好的减轻肾脏纤维化程度、延缓糖尿病肾病的疾病进展。  (4)两组在治疗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均存在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之间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健脾温肾利水方在降低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5)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在治疗前后进行统计分析,说明治疗前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定量在治疗前后相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说明健脾温肾利水中方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两组组间经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常规治疗组与方对照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这一结果说明采用健脾温肾利水中药治疗后,对于降低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的尿蛋白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  运用健脾温肾利水方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能够使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下降,对于降低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方面,同样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升高患者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水平。在降低糖尿病肾病Ⅳ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尿蛋白、减轻水肿症状,减轻患者肾脏纤维化程度,延缓疾病进展方面,与西医常规治疗相比,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其他文献
过敏性咳嗽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临床特点为:持续咳嗽大于一个月,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或嗅到特殊气味后加重,痰少。咳嗽有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倾向,在临床上其
党的十九大即将胜利召开,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要充分发挥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向国际社会讲好关于“十九大”的故事,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第一,增强大局意识,保障十九大期间良好的舆论生态。要发挥首都优势,做好服务保障工作。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北京国际交往功能承载的需求也在增加,包括国际政治交往的需求、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需求、国际经济合作的需求。全国党代
研究背景:《黄帝内经》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经典巨著,是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集中反映了古时先人对生命、健康、疾病以及生死等问题所独有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