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SM)是导致老年人脊髓功能损伤最常见的疾病,迄今对CSM自然病程的认识有两种观点ǐ多数学者认为CSM是一种倾向于恶性的疾病,对其进行外科干预是可预见的最佳方式;少数学者认为CSM起病后神经功能障碍可长期处于静止状态或有所改善ǐ对该病自然发病过程的进一步了解是实现早期诊断和采取有效治疗的基础ǐCSM的病理过程依次是髓核脱水干燥纤维环退变髓核突出椎间高度的丢失引起椎间不稳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引起前方压迫,另外椎间高度的丢失导致黄韧带松弛增生肥厚,或失去弹性褶皱突入椎管,最终导致脊髓前后均有压迫,脊髓代偿空间减少ǐ我们常在MRI上发现仅存在脊髓前方压迫的波浪型,和前后方均存在压迫的钳夹型ǐ根据病理变化过程,是否可以判断波浪型压迫为钳夹型压迫的前期表现?钳夹型压迫患者病程较长,病情较重,须尽快行手术治疗,但关于钳夹型CSM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存在不少争议,通过颈前路椎间隙减压融合术(Anterior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既可以减除前方的压迫,也能够通过撑开椎间隙技术间接减除脊髓后方压迫ǐACDF手术的疗效分析和研究影响预后的因素对临床工作颇具意义ǐ目的1.研究CSM自然发病过程,探究其疾病进展倾向和影像学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颈椎MRI找到波浪型压迫向钳夹型压迫转变的影像学依据ǐ2.对比分析钳夹型压迫和波浪型压迫的临床特征,间接证明两者的关系ǐ3.分析ACDF手术对钳夹型CSM的疗效,并对其术前术后的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ǐ方法1.回顾性分析41例行多次颈椎MRI检查的患者,两次检查间隔时间至少大于24月,记录和统计患者一般的临床资料临床首发症状自然病程分型等,另分析测量颈椎MRI的相关参数如脊髓压迫率(OR)前后压迫率(AOR POR)颈椎力线变化高信号出现情况ǐ找到临床症状变化与影像学变化间的关系ǐ2.回顾性分析67例钳夹型压迫和46例波浪型压迫的患者,比较两组间性别年龄症状持续时间受累节段数并存病JOA评分髓内高信号椎间隙高度等参数ǐ另外分析影响脊髓后方压迫程度的相关因素ǐ3.回顾性分析62例行ACDF手术的钳夹型CSM患者,评估其临床疗效(JOA NDI VAS GRT30m-walking test)和围手术期的情况(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ǐ对可能影响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与神经功能改善率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到有预测价值的因素ǐ结果12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病情进展缓慢,15例患者病情有不同程度的恶化,2例症状自行缓解ǐ11例患者颈椎MRI提示椎管压迫率增加,其中5例出现钳夹型压迫形式ǐ2钳夹型压迫较波浪型压迫患者的年龄更大,有更长的症状持续时间,感觉神经功能功能评分更低,1年内恶化的速度更快ǐ但两组间的性别受累节段数并存病髓内高信号出现概率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ǐ颈椎的力线受压最严重节段的椎间隙年龄与脊髓后方压迫有相关性ǐ3钳夹型CSM经ACDF术后,JOA VAS GRT30-m-walkingtest NDI均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ǐ年龄术前的JOA评分颈椎活动度变化率及脊髓后方压迫率与钳夹型CSM术后的预后有高度相关性ǐǚ结论ǜ1脊髓型颈椎病大多数患者病程进展缓慢,少数患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程度的恶化进展ǐ极个别患者能够经非手术治疗能够自行缓解ǐ影像学变化也是长期进展的缓慢过程,通常脊髓前方的压迫发生在先,随后才出现后方的压迫ǐ2钳夹型压迫是CSM较晚期的表现形式,可能是波浪型压迫的发展结果,一旦形成,病程进展加快ǐ影响脊髓后方受压程度的因素有年龄颈椎力线和同节段椎间隙狭窄程度ǐ3ACDF术式治疗钳夹型CSM疗效确切,年龄术前JOA评分颈椎活动度变化率脊髓后方占位率可以作为钳夹型CSM患者术后预后的预测因子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