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围绝经期功血多属于中医“崩漏”的范畴,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出现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净,为临床常见、多发疾病。导师黎烈荣教授将本病分出血期与血止期进行辨证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本课题将黎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用药规律进行数据挖掘,从而为围绝经期功血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目的本研究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黎烈荣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用药规律进行初步探讨,分析其临床思辨特色。方法本研究将符合研究标准的30例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的临床病例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1.1)”,利用软件携带的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以及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依据出血状况分为出血期与血止期两个阶段,依次进行总体挖掘和层次挖掘,探讨黎烈荣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用药规律。结果本研究对符合标准的103个处方分别进行总体挖掘和层次挖掘后,明确了总体和各组处方的用药频次,药物之间的用药模式和规则,药物的核心组合,并得出新方组合。总体用药频率排在前十位的是山药、墨旱莲、女贞子、白芍、煅牡蛎、续断、生地、枸杞子、阿胶、桑叶。出血期用药频率排在前十位的是墨旱莲、女贞子、煅牡蛎、白芍、山药、阿胶、桑叶、乌贼骨、血余炭、续断。血止期用药频率排在前十位的是生地、山药、白芍、墨旱莲、续断、女贞子、黄柏、枸杞子、黄芪、白术。总体用药在四气上以温、寒、平为主,出血期与血止期与总体较为一致;总体用药五味以甘、苦、酸、涩味为主,主要集中在甘、苦两味,出血期与血止期相比,出血期酸涩味药物使用较多,而血止期甘味药物使用稍多;总体药物归经排在前四位的依次为肝、肾、脾、肺,出血期归肺经药物较归脾经药物使用稍多,血止期归心经药物超过归肺经药物排在第四。层次挖掘中,分别调整两组的支持度个数,可以动态显示两组的组方规律,出血期核心药物为滋阴凉血、止血作用的药物,而血止期以归肝脾肾等的补虚药及凉血药为主。基于关联规则得出的常用药物组合有山药-墨旱莲(-煅牡蛎、女贞子、白芍、阿胶、桑叶),山药-生地,墨旱莲-生地(-山药、白芍、女贞子)。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演化出出血期新方为黄柏-生地炭-白芍-地榆炭-墨旱莲-女贞子-桑叶-茜草炭,阿胶-五味子-山药-煅牡蛎-三七末-黄芪-续断-乌贼骨;血止期新方为续断-菟丝子-黄芪-山药-枸杞子,生地-麦冬-白芍-墨旱莲-女贞子,地骨皮-白术-煅牡蛎-黄柏-五味子。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得出黎烈荣教授治疗围绝经期功血在出血期多为止血塞流和清热澄源,血止期多调补肝脾肾扶正复旧及清热澄源,不同分期用药同中有异,体现出总体有规可循,同时展示个性化治疗的特点,为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