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深入以及金融创新的快速发展,各个国家的股票市场在国家实体经济中的作用也逐渐加强。我国股票市场起步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出现了大涨大落的极端现象,这对我国的金融业稳定和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股票市场虽然对货币政策传导效应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对政策实施的效果带了了挑战,货币当局者制定货币政策需要仔细斟酌股票市场的影响,制定合理的政策。我国央行多次针对股票市场使用货币政策,但是效果往往不太理想,政策的有效性存疑。时至今日,国内外学者们对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关系的研究相对松散,对于牵涉到货币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过于专注其一领域的研究方法往往限制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而对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问题的研究则集中在传导渠道是否通畅等问题上,对于全新金融环境下的研究却很少见。本文在简要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详细论证了我国货币政策变动与股票市场波动的相关性,并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本文先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与研究方法进行回顾和综述。然后,对货币政策的一些经典理论进行简单阐述,并据此简要分析货币政策的股市传导机制。本文在实证部分主要分为两个思路分别研究:(1)首先采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定量研究方法,分析预期性货币政策变动的股市效应,结果发现包括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银行业间同业拆借利率在内的政策指标对股市的变动解释力不强,普遍低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运用事件研究法的基本思想,采用GARCH-M模型为工具,研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调整对股市的宣告效应。研究发现相较于预期性货币政策,非预期性的政策变动的股市宣告效应相对较显著,更具解释力。而且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比调整利率要更为有效。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