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与阎锡山建立的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在一省范围内的实现。它比全国范围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形成早11个月,是中国共产党与地方实力派建立统战关系的典型,策略运用成功,斗争经验丰富,全国再找不出第二个,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历史意义。双方在军事上开诚谈判、协调配合,有力的打击了侵华日军,使日军占领太原后,暂时无力南下;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的各组织,将散乱的、无秩序的民众组织为有秩序的抗日力量,并成立了地方游击队和人民自卫队,与正规军密切配合保卫了山西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中国共产党以山西为依托,开展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开辟了晋西北、晋绥、晋察冀与晋冀鲁豫四大块革命根据地,使华北敌后解放区连成一片,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可靠的基础。文章主体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通过对华北事变后,中国面临民族存亡威胁的客观历史条件与当时复杂的政治局面的分析,从中国共产党与阎锡山两个方面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山西确立的原因和形成过程。第二部分即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集中论述了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演变。1937年7月到1938年3月临汾失守前,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劝说下,阎锡山亲自制定和颁布了民众动员的五大措施,抗日救亡运动在山西轰轰烈烈的开展。随着民众动员运动的发展,不仅牺盟会合并吸收了阎锡山的防共组织——主张公道团,而且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游击区内开展了对阎锡山政权的政治改革与政权改造,加之阎锡山态度转右,新派与旧派的冲突日渐激化,最终于1940年1月阎锡山挑起了进攻决死队的晋西事变。可贵的是,晋西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抗战的大局出发,尽量把冲突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通过与阎锡山的谈判,恢复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式,一直持续到1944年夏,在这期间双方也没有发生严重的军事冲突。第三部分即第四章,对中国共产党与阎锡山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做出分析和评价,重在说明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功实践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