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与日俱增,新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得到社会的重视。适时适当的参见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体育锻炼的时间、强度等特征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关系。高尔夫是一种与大自然共舞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塑造青少年强健体魄时,还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笔者对上海市青少年高尔夫球员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上海市青少年高尔夫球员心理健康水平的现状并分析其间存在的差异性,为青少年高尔夫球员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通过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和文献资料法等,对上海市384名青少年,其中215名青少年高尔夫球员和169名普通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研究,从基本信息特征、运动参与特征、心理健康水平现状等三方面进行分析,并探究不同特征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性,为青少年高尔夫球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上海市青少年高尔夫球员的自主意识较强,高尔夫运动的参与动机较好;练习高尔夫的频率基本为一周一次,每次练习约为两小时;训练场地的类型基本以专业高尔夫练习场馆为主;去球场实践的次数层次不齐;比赛参与程度较低,高尔夫运动球龄不长,高尔夫技术水平为中高差点,群体差异性也较大;参与其它运动项目的种类较多,球类运动是大部分青少年的选择。2.上海市青少年高尔夫球员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和各心理健康因子水平都呈现出较高水平。青少年高尔夫球员在心理健康水平均值较好于普通青少年和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常模。3.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与青少年高尔夫球员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性分析中,性别与敌对因子呈显著性差异,体现在男性青少年高尔夫球员的心理健康因子敌对水平要明显差于女性青少年高尔夫球员的水平。4.在不同运动与青少年高尔夫球员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性分析中,单次高尔夫运动时间与强迫症状和焦虑因子呈显著性差异,单次运动时间超过1小时的球员强迫症状和焦虑水平较好;每周高尔夫运动频率与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强迫症状、偏执、敌对、焦虑和心理不平衡等5种心理健康因子呈显著性差异,与抑郁和情绪不平衡因子呈非常显著性差异,每周练习频率在3-5次的青少年高尔夫球员的强迫症状、偏执、敌对、焦虑、心理不平衡、抑郁和情绪不平衡等心理健康因子以及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好;每月下场次数与强迫症状、抑郁和焦虑等3种心理健康因子呈显著性差异,每月去高尔夫球场打球的青少年高尔夫球员的强迫症状、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健康因子水平较好。而年龄、年级、学校性质、参数次数、运动年限、运动场地类型和技术水平与高尔夫球员心理健康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