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间政策协调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种必然趋势,而货币领域的合作则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蒙代尔教授(Mundell,2000)曾经预言在未来10年内将出现三大货币区:欧元区、美元区和亚洲货币区,即“金融稳定性三岛”将成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构架。随着欧元的启动,欧元区已经基本形成;同时,拉美地区美元化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之中,与此相比,亚洲货币合作仍然处在探讨和交换观点的阶段。但经历20世纪末的金融危机以后,无论从主观态度上、还是从客观意义上东亚各国和地区都迫切地希望解决货币汇率的稳定性问题。而建立东亚汇率协调机制是其中一个比较务实的设想,同时也是东亚货币合作过程中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本文重点研究东亚汇率协调模式及其可行性,分别对“外部驻锚”型的汇率协调——东亚美元本位、“内部驻锚”型的汇率协调——类似欧洲汇率机制(ERM)的东亚汇率目标区制及“混合驻锚”型的汇率协调——钉住由区域内和区域外货币共同构成的货币篮制三种协调模式进行分析,并详细分析每种模式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东亚各国的现实选择是:(1)加强东亚区域内各宏观经济体之间的经济政策协调;(2)创建东亚货币合作基金;(3)实施共同钉住“混合驻锚”的货币篮的汇率合作制度。全文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建立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必要性。首先阐述东亚汇率协调机制在东亚货币合作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利用汇率决定的弹性价格模型比较汇率合作较单边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更具汇率稳定性;最后运用实证分析法说明汇率稳定是东亚经济稳定的关键。第二部分,汇率目标区理论与欧洲的实践。文章首先对汇率目标区理论及其扩展进行了阐述,重点介绍了克鲁格曼的汇率目标区模型的机理;然后分析了欧洲多边汇率目标区的内容、运行阶段、制度框架和存在的问题,从中得出对东亚的启示。第三部分,东亚汇率协调模式及可行性分析。文章首先阐述了中间汇率制度理论对东亚的适用性,然后重点对“外部驻锚”型 、“内部驻锚”型和“混合驻锚”型的汇率协调模式及可行性进行了深刻的分析。第四部分,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现实选择。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东亚汇率协调机制的现实选择,即东亚各经济体(除日本外)应平衡退出传统的钉住美元制,实行共同钉住“混合驻锚”的货币篮(由美元、欧元和日元)制度。现阶段,东亚各国应共同钉住特别提款权(SDR),以SDR作为名义锚平抑<WP=5>汇率的剧烈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