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一位在文学圈内以审美品位高雅著称的艺术家。她把自己的小说视作艺术品,精雕细琢、力求尽善尽美。她有着画家的眼睛、诗人的情怀、剧作家的抱负和哲学家的深度,但她选择用小说这种文类形式呈现她的艺术和哲学思想。当她意识到传统小说的写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也无法表达现代人的内心和生活时,她跳出小说的局限,借鉴其他艺术门类:如绘画、诗歌、戏剧,汲取小说创新的源泉。与画家姐姐在各自艺术媒介上的相互竞争使得伍尔夫更加注重小说的美学形式问题以及“姊妹艺术”(绘画艺术和语言艺术)的融合。小说、诗歌、戏剧或是诗剧有着各自无可比拟的优势,传承这些优势在伍尔夫看来是可以解决现代小说所面临的困境。她在“诗歌、小说与未来”一文中不仅描述了“未来小说”的形态,而且提出了小说诗化和戏剧化的理念。虽然具体方法仍语焉不详,但其向诗歌和戏剧借鉴的意图已十分明显。当然伍尔夫的这些理念只是大致指明了小说革新的方向,其具体实践中呈现出的精彩远远超出她那些笼统概括的理念。应当特别指出的是,除了作为文学样式的戏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原则与理念,作为舞台空间表演艺术的戏剧更是激发了伍尔夫的灵感,她的一些“空间转向”技巧与之不无联系。从借鉴到实践,伍尔夫煞费苦心地设计和筹划如何将有别于小说的诗、画、剧艺术运用到小说中从而达到对小说的革新,同时又呈现出相应的诗、画、剧美学效果。本文旨在深入探寻伍尔夫现代主义小说中诗、画、剧综合艺术的运用并最终阐释伍尔夫现代主义小说中的艺术规律和美学范式。诗、画、剧综合艺术出现在伍尔夫的每一部现代主义小说中,并呈现出一定的共性和个性。综合艺术的运用造就了她小说艺术的革新,艺术匠心中又有着作家的哲学思考。这种诗、画、剧艺术的有机结合也对理解其他现代主义作家在小说创作和革新中呈现的趋同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以《到灯塔去》、《海浪》和《幕间》三部小说为典型个案,以伍尔夫的现代小说理念和实践构思为依托,一部作品集中探讨一种艺术的运用。本文包括引言、中间三章和结论。引言部分提出本文主要观点:伍尔夫通过借鉴诗、画、剧艺术,汲取小说创新的灵感;她通过运用诗、画、剧综合艺术实现对小说的革新,并造就了她现代主义小说的艺术风貌。引言综述了国内外在伍尔夫现代主义小说艺术研究方面的文献成果,阐释了伍尔夫小说综合艺术形式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指明了本文选题的意义和研究文本选择的标准,介绍了论文的框架和每章的主要论点。第一章深入探讨《到灯塔去》中的绘画艺术。这部小说中充斥着文字风景画、静物画、肖像画和风俗画。借助视觉想象,读者可以透过伍尔夫的文字描述“看到”种种“写实绘画”、“印象派绘画”、“后印象派绘画”和“立体派绘画”。本章指出,伍尔夫不仅深谙从“印象派”之前到“印象派”之后的传统和现代绘画艺术,而且具备画家专业的眼光;她将自己对现代绘画艺术精华的了解运用到一幅幅具体的文字绘画创作、小说结构建构以及人物刻画中。本章认为,伍尔夫不仅继承了语言再现视觉的“细绘”写实传统,还在这部小说中呈现出精妙的“元绘画”艺术——关于绘画的“绘画”。本章提出伍尔夫创造了不同层面意义上的“元绘画”,并阐释小说开篇的写实场景画面如何呈现为和委拉斯凯兹的《宫女》这幅著名“元绘画”几近相同的绘画情境、绘画原理、绘画关系和绘画功能的“元绘画”以及小说中其他的“元绘画”是如何演变而成的。本章阐明伍尔夫常以“印象派画家”的方式捕捉光、色和主观真实,从而造就了她小说中景物的“印象派绘画”以及“印象主义文学”。前者呈现了瞬间的光色变化效果和时间流逝中景物光色的变化特质,描绘对象被覆盖着明亮的光晕和色彩的晕轮;而后者则捕捉了人物的瞬间感觉印象、情感变化和意识状态。本章从构图、变形和简化(后印象派绘画的共同特征)三个方面逐一审视和说明小说中画家莉莉的两幅后印象派绘画与作家伍尔夫对小说的“后印象派”处理方式,并对一些细节处理提出假设。本章指出伍尔夫借鉴运用了“立体派绘画”中的立体(多重视角并置)透视法,物象分解碎片化和综合重构化的精髓。她的小说人物“肖像画”和人物性格刻画使用了“立体派”的多重视角;小说中的生活被肢解为“存在的瞬间”,人物的意识被切分为纷繁的片段;而综合则能将多个视角、生活和意识的碎片重新构筑在一起,以此呈现人的本质属性以及现代体验的无序性、复杂性。第二章着重研究《海浪》中的诗歌和诗意艺术。伍尔夫的小说致力于将诗歌嫁接到散文之中。在她的“诗化小说”理念中,“poetry”含有“诗歌”和“诗意”双重意义,且更加强调“诗意”——诗(人)的视角、诗的态度、诗的节奏感和诗的意境,这意味着要以更宏观的视角观察生活,思考人生的重要问题,捕捉想象,抛却细节和事实的牵绊,将人物和场景、氛围和谐地融为一体。在她看来,小说应有诗歌的属性:应从生活后退一步、站得更远一点;只提供生活的轮廓而非细节;着重表达人物的情感,人物在沉默时的内心独白,个人心灵和普通观念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命运之间的关系等等。尽管伍尔夫强调她理念中的“诗歌”并非由诗的语言和韵律所决定,但是她小说实践中呈现出的抒情、诗化的语言却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本章借用梅尔文·弗里德曼有关意识流的理论和观点来证明:意识流本身具有诗歌效果。本章指出,象征手法和节奏既是诗歌的常用方法也是伍尔夫营造诗意的重要方式。象征和意象被她大规模地运用到极致。节奏不仅是《海浪》的形式建构力量,而且还是语言修辞追求的最终美学效果。娴熟地直接引用和间接提及他人的诗歌是伍尔夫的一大写作特色,也成为她用来塑造小说中“诗人”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段。结合伍尔夫的诗化理念,本章认为她所倡导的诗(人)的视角和哲学思考的方向是一致的,而哲学深度和关注又是她的小说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她笔下的“诗人”还要肩负“哲学家”的责任:思考存在的本质、叩问生命的意义、表达哲学的关注;既然“诗意”和“哲学”在伍尔夫看来都是必需的,那么在她的小说中一定会出现“哲学家”附体的“诗人”形象或类似的人物形象,他们承担了小说中大部分哲学思考任务。笔者认为,《海浪》中的罗达、奈维尔和伯纳德就是具备这种“诗人”形象的小说人物。第三章全面考察了《幕间》中的戏剧艺术。戏剧文本和戏剧空间表演艺术的呈现是此部小说格外引人注目之处。从伍尔夫对希腊戏剧和伊丽莎白时代戏剧的评论中可以看出她对戏剧尤其是诗剧的崇敬之情,显然她从这种艺术形式中获益良多。她的“诗剧”情结,小说戏剧化理念,抑或说是“戏剧—小说”理念,也与此有莫大关联。她有着剧作家的抱负,她渴望打造一种新型戏剧:用散文写就却富有诗意,既是小说又是戏剧;它要远离细节,让形式成为盛载作者思想的弹性封套,让作者自由表述对生活的态度;它将在读者意识中上演,而不必在舞台上演出;它要具备戏剧的浓缩性,时间、空间和场景要集中而浓缩,要将丰富的内容压缩到对话中,要使每个瞬间成为感觉荟萃的中心;它要获得戏剧那种爆发性的情绪效应,要将在生活中起重大作用的某些影响戏剧化,并且使人物具有戏剧性的力量。同时,伍尔夫认为小说家要退出小说,让书中人物及其意识活动直接呈现在读者眼前,就像写好剧本后就躲在幕后的戏剧家让剧中角色直接面对观众表演那样。本章认为,舞台说明这种戏剧中的传统形式在伍尔夫的小说中不仅被发扬光大,而且以改头换面的方式出现。一天的时间浓缩框架似乎体现着古老戏剧中基于观众感受和演员表演的考虑而对时间提出的限制原则。当传统线性叙事无法满足现代作家再现复杂生活和现实的需求时,现代主义小说家展露了打破单一时间顺序、追求小说空间化效果的“空间转向”趋势,伍尔夫也不例外。她力图用文本营造知觉上的同时性,使文中一切像舞台上的戏剧一样动态地、一览无余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并置与共时既是切断小说时间流营造空间感的关键,也是再现戏剧舞台空间艺术并置和共时特点的关键。表演、舞蹈、歌唱、音乐同时发生和“发声”,也应当被观众同时看到和听到。伍尔夫在《幕间》中使用了“平行结构”和“复调”(借自“复调音乐”概念)技巧,将同时发生的事件、声音和意识并置在读者面前以制造同时效果。《幕间》中的露天历史剧既让小说家伍尔夫过了一把戏剧家的瘾,也助她以独特的戏剧方式向戏剧致敬。本章认为露天历史剧既是这部小说中的戏剧家拉特鲁布女士对英国历史和戏剧进行回顾、批判、改写和改革的工具;又是伍尔夫用隐喻的方式表达演员与观众、戏剧与现实、艺术与生活、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她的现代小说理念的工具。她意味深长地让台上台下、戏里戏外都变成戏剧的天地。本文在结论部分提出了解读伍尔夫现代主义小说的4P(poetry+play+painting+philosophy)模式,即诗、画、剧加哲学的美学范式。这种范式中的每个部分具体到伍尔夫的每部现代主义小说时,既呈现出这本小说才有的独特艺术特色又包含了所有小说都有的共同特征。结论部分将用4P美学范式整体观照伍尔夫的现代主义小说(《雅各布的房间》,《达洛维夫人》也将纳入观照范围),并揭示其中呈现的艺术规律。通过向其他艺术门类的借鉴,伍尔夫的现代主义小说艺术融合并呈现了诗、画、剧艺术,其本人也成为了一位杂糅艺术家——走向诗歌、绘画、戏剧和哲学的小说家伍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