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研究是赵万民教授主持的《巴渝古镇人居环境研究》的子课题之建筑形态论。论文从地域建筑学的角度出发,结合笔者参与的古镇保护规划研究工作成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对巴渝古镇传统建筑形态进行基础性研究,进而从实践中探讨巴渝古镇建筑空间整合的方法论研究。
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介绍了关于论文选题、课题研究范围、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提出了课题研究的工作框架。
第二章为巴渝古镇传统建筑形态产生的背景。本章首先分析巴渝古镇传统建筑形态的起源及发展,进而通过对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技术条件等方面的评价,总结出巴渝古镇传统建筑形态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与第四章分别就古镇建筑的形态特色、建构特色进行了分析。形态特色就古镇建筑的总体布局形态特色、空间形态特色、造型形态特色等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建构特色则从古镇建筑的地形适应性、建构技术、装饰艺术等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第五章为古镇传统建筑实例分析。本章将古镇建筑分为宅居型民居、店居型民居、坊居型民居、会馆建筑、宗祠建筑、坛庙建筑等六大类,从各类型的典型实例出发,讨论其环境关系、历史发展、空间造型、构筑技术等多方面特色。第六章提出了对巴渝古镇建筑空间整合的思考与探索。本章通过对古镇建筑空间整合相关理论的思考,结合实践分析,归纳出巴渝古镇建筑空间整合的基本思路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