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恶性肿瘤是我国疾病死亡率当中最高的疾病之一,它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肿瘤患者要经历痛苦漫长的治疗过程,治疗期间身体免疫力不断下降、社会角色有所转变,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体验,迫切需要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组成的专业医疗团队提供全方位的治疗和关怀。目前,我国对于肿瘤领域的研究多集中在临床治疗方面,病友互助小组的情绪介入研究较少。大量研究表明,通过心理支持,可以改善肿瘤患者的观念、情绪和行为,减轻肿瘤患者的负性情绪体验,从而激发积极的正性情绪。本研究基于笔者在江西省Z医院消化肿瘤内科为期一年的专业实习经历,选取了实习所在科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再结合半结构式访谈及参与式观察对患者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肿瘤患者因负性情绪而引发认知、社会情感性及行动交往层面不同程度的问题。因此,本研究从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管理进行介入,构建病友互助平台。社会工作者将治疗期间患者的认知需求、社会情感性需求及行动交往需求嵌入到小组活动中。活动后,通过正性负性情绪量表前后测数据的比对得知,患者负性情绪减少、正性情绪增加。在社会工作的介入下,肿瘤患者情绪状态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对促进医患沟通、改善就医体验做出了一定贡献。在论文最后部分,笔者对本次研究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总结,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深化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研究,加强医务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建设,构建病友支持网络、多元化拓展医务社会工作的资源渠道以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政策法规等等,以进一步优化病友互助模式,更好地发挥医务社会工作关怀病人、沟通医患、辅助治疗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