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胶囊疫苗是一种运用可降解生物材料和微胶囊化技术改进现有疫苗的剂型和投递方式,从而保护抗原、简化接种程序、增强免疫效果的新型可控缓释疫苗。因此,进行病毒疫苗微胶囊化的研究,将有望克服传统疫苗免疫原性弱、体内降解和消除快、生物利用度低的不足,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毒性传染病。 本研究分别选择灭活SARS冠状病毒、乙型肝炎疫苗、转染SARS冠状病毒N蛋白和Flt3配体基因编码序列的基因工程细胞和质粒DNA作为全细胞疫苗、蛋白亚单位疫苗、抗原工程疫苗和DNA疫苗的模型,应用微胶囊化技术对它们进行了剂型改换;在对微胶囊载体材料及制备方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病毒疫苗微胶囊化的技术平台,并通过动物免疫实验评价了疫苗微胶囊化后的综合免疫效果。 研究工作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采用膜乳化-液中干燥法,以可生物降解的合成高分子材料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丙交酯乙交酯(MPEG-PLGA)为载体,将灭活SARS冠状病毒微胶囊化,制备出基质型SARS微球疫苗。膜乳化-液中干燥法的条件比较温和,微胶囊化过程没有破坏灭活SARS冠状病毒的抗原性。小鼠免疫接种实验证明,SARS微球疫苗滴鼻或皮下接种时,微球均可充分发挥佐剂作用,诱导出较高水平的粘膜sIgA和血清IgG抗体(p<0.01,p<0.05)。 第二部分利用商品化的乙型肝炎病毒蛋白亚单位疫苗,进行膜乳化方法制备微胶囊疫苗的技术参数和载体材料的研究,并通过动物接种实验评价微胶囊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微胶囊的平均粒径与SPG膜的孔径成正比,双亲性嵌段共聚物材料对疫苗的包载率较高。小鼠免疫接种实验同样证明了乙型肝炎微球疫苗在诱导粘膜和循环抗体方面的优越性(p<0.05)。 第三部分通过静电液滴技术,分别以转染SARS冠状病毒N蛋白基因和Flt3配体基因编码序列的基因工程细胞为囊芯,天然聚电解质海藻酸钠和壳聚糖为囊膜,制备微囊化基因工程细胞,并进行小鼠腹腔移植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海藻酸钠-壳聚糖-海藻酸钠微胶囊具有选择通透性,微囊化基因工程细胞能够作为可溶性蛋白产物在体内生产和释放的生物平台,提高基因免疫的安全性和可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