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确定性存在于各个领域。为提高效益,各领域学者对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把握事件动态,培养预见能力。教育优先发展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培养教师教学预见能力是时代的呼唤。不幸的是,部分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和“应试教育”的钳制,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对教学中出现的未预设状况则视而不见;部分语文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对教学中的问题不能及时做出回应和反馈;部分语文教师由于对学情、教情等了解不够,在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千篇一律,未能因材施教等。究其根源,语文教师缺乏教学预见能力,未能形成教学预见习惯,不能全面把握教学动态、及时处理教学问题。不可否认的是,优秀语文教师教学处理的流畅性与可行性;学生评价的针对性与发展性;文本解读的全面性与深刻性等都相当纯熟。但他们并未意识到自身具备的教学预见能力,未能将教学预见能力视为一种优秀品质。教学预见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品质。面对语文教师忽视教学预见且教学预见能力不足的状况,亟需对语文教师教学预见能力进行研究。 本研究立足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综合使用了文献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课堂观察法的研究方法。一方面,由于语文教师教学预见能力的研究基本空白。为界定语文教师教学预见能力的内涵,本研究从外围概念预见、预见力、预见能力、预见性思维、教育预见、教学预见和教学预设能力着手分析,围绕核心概念“教学预见能力”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探讨,并对教学预见能力的理论基础和特性、价值作出了分析。另一方面,深入实践,本研究对来自不同学校的115名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12名中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访谈调查。通过调查分析和课堂观察记录,对语文教师教学预见行为的基本表现和结果进行了概括,并作出因素分析,以期确定培养策略的方向。 基于对语文教师教学预见能力的理论探讨和调查分析,本文从两个层面提出提升语文教师教学预见能力的对策。第一,在理论层面上,从三方面把握教学预见的基本要求:完善预见知识结构,增强教学预见意识;掌握教学预见方法,培养预见性思维;提高教师个人素质,养成教学预见习惯。第二,在实践层面上,结合语文课程教学全过程,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方面着手。课前准备,进行学情预判、目标预设、问题预见和环境预测;课中实践,包括学生动态发展的预见、课堂评价反馈的预见和突发状况处理的预见。课后反思,包括反躬自省,反思课堂教学预见;合作交流,强化课堂教学预见。最后,通过案例分析,说明语文教师教学预见能力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提高语文教师对教学预见的重视。 反思整个研究过程,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其一,国外对教学预见研究较丰富,而本人能力和精力有限,可能出现资料收集不全、翻译偏差等问题;其二,由于语文教师教学预见能力培养具有长期性,笔者难以对此研究对策的实效性进行长期跟踪。但本论文将是笔者对教学预见能力研究的起点,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岗位上,会继续将教学预见作为研究方向,使教育教学预见得到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