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塞谬尔·巴伯(1910-1981)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作曲家,他的作品虽然没有特殊的“美国风味”,却以《弦乐柔板》、《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协奏曲》、《隐士之歌》等作品浪漫的抒情性树立了在世界上的地位,他的创作倾向很好地延续了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风格传统,他的作品调性稳固,通俗流畅,抒情化特点浓郁,他以高超的作曲技法将现代主义音乐特点融进自己的创作中。
本论文试图从巴伯早期的七部作品(以早期代表作《小提琴协奏曲》为研究重点)的研究入手,以作曲技法为视点,将作品放在时代中进行观察、分析和比较,从而客观地评价巴伯早期作品的时代风格和特征。
本论文共分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序论部分,阐明了论文的选题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后四个章节为论文的主题部分: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巴伯的生平与创作道路,以巴伯的音乐生涯进行分期归纳,按其作品风格特点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并对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品进行介绍;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对巴伯早期创作七部代表作品(以《小提琴协奏曲》为观察重点)分两类(声乐创作和器乐创作)进行学理层面的分析,主要包括作品的创作背景、创作特征(曲式结构、和声技法、旋律特点)等;第五章在以上分析基础上进行概括总结,综合分析了巴伯早期作品的创作特征及风格特征并从五个方面近一步分析了巴伯早期作品风格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