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低聚果糖诱导拟南芥对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 DC3000的抗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ati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发子(elicitor)是一类能激活寄主植物产生抗病防卫反应的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牛蒡低聚果糖(Burdockfructooligosaccharide,BFO)是从牛蒡(ArcitumlappaL.)根中分离出来的储存型低聚糖。前期研究表明,BFO是一种有效的激发子,能够增强植物对多种病原真菌和病毒的抗性。细菌是仅次于真菌和病毒的第三大类植物病原物,BFO是否能够增强植物对病原细菌的抗性还没有研究。引发(priming),是指被激发子诱导后的细胞对随后的侵染发生更强烈的防卫反应的现象。引发是植物诱导抗性的重要机制;气孔关闭可以作为抵御细菌入侵的屏障,也是植物抗病反应之一;这两个机制都可能影响植物对病原细菌的抗性。本文以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为材料,研究了BFO处理对拟南芥防御Pseudomonassyringaepv.tomatoDC3000(PstDC3000)的影响及其引发效应。  研究发现,5.0g/LBFO预处理能够显著抑制PstDC3000在拟南芥叶片组织中增殖,减轻发病症状。BFO处理后接种PstDC3000,引发拟南芥发生更强更快的细胞和分子防卫反应,拟南芥叶片组织出现过氧化氢(hydrogenperoxide,H2O2)积累、胼胝质沉积和过敏性细胞死亡;PstDC3000单独接种,拟南芥没有发生显著的H2O2积累、胼胝质沉积和过敏性细胞死亡。BFO处理3d后接种PstDC30006h,比单独接种PstDC3000,拟南芥PR1基因的表达量升高27.5倍,PAL1基因的表达量升高2.7倍。在接种PstDC3000时,添加过氧化氢清除剂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BFO的引发效应被抑制。BFO诱导的引发效应在不积累水杨酸(salicylicacid,SA)的转基因植株NahG、SA缺陷突变体sid2和SA不敏感突变体npr1-1中被抑制,但在脱落酸(abscisicacid,ABA)缺陷突变体aba3-1中,BFO的引发效应不受影响。这些研究结果表明,BFO处理增强了拟南芥对PstDC3000的抗性;BFO诱导拟南芥进入引发状态,再接种病原菌,拟南芥表现出更强的细胞和分子防卫反应,即引发效应;BFO的引发效应依赖H2O2、SA信号通路和NPR1基因,但可能不依赖ABA信号通路。  研究了BFO处理3d内的拟南芥组织内活性氧相关变化及其对引发的作用。结果显示,BFO处理引起拟南芥组织内H2O2积累,并在6h达到高峰,此时H2O2含量是对照的2.4倍;24h后H2O2含量基本恢复到原来水平并保持稳定。GST1基因是植物抗膜脂过氧化的关键基因,其表达受氧化应激调控,BFO处理引起GST1基因表达上调;活性氧清除酶相关基因FSD1、CAT1、CAT2、APX1和ZAT10基因表达也上调。活性氧清除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酶活性升高。进一步研究发现,BFO单独处理能够诱导拟南芥积累H2O2,但不引起胼胝质沉积和过敏性细胞死亡。BFO处理3d后接种PstDC3000,不仅激发拟南芥组织内H2O2积累,还引起了过敏性细胞死亡和胼胝质沉积。在BFO处理时添加CAT,外源CAT抑制了BFO诱导的H2O2积累;再接种PstDC3000后,拟南芥组织不发生显著的H2O2积累、胼胝质沉积和过敏性细胞死亡,同时拟南芥对PstDC3000的抗性也被抑制。这些结果表明BFO处理可以诱导拟南芥活性氧积累,影响拟南芥的氧化-还原平衡,使氧化态升高;BFO诱导的活性氧积累和氧化还原状态的改变使植物进入引发状态(primingstate),对病原菌的刺激表现出更强的防卫反应。  气孔运动与植物防御反应关系密切。研究了BFO对气孔运动的影响,结果显示,BFO处理可以诱导拟南芥气孔关闭,并诱导拟南芥保卫细胞内积累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我们选用研究气孔运动的常用植物豌豆进一步研究了BFO诱导气孔关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BFO处理可以诱导豌豆气孔关闭,200μg/mLBFO使豌豆气孔开度减小54.5%,并且在20-200μg/mL范围内,与BFO的剂量呈正相关。BFO处理20min时,豌豆保卫细胞中ROS和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含量显著增加,ROS和NO的荧光强度分别是对照的2.8倍和1.64倍。ROS抑制剂过氧化氢酶同时抑制了BFO诱导的ROS积累和NO积累;而NO抑制剂L-NAME抑制了BFO诱导的NO积累,部分抑制了BFO诱导的ROS积累。过氧化氢酶和L-NAME都抑制了BFO诱导的气孔关闭。这些研究结果表明,BFO可以诱导豌豆气孔关闭;BFO诱导的气孔关闭依赖ROS和NO信号;BFO诱导的ROS可能位于NO上游,是其诱导NO所必需的;NO位于ROS下游,并可能反作用于ROS。  BFO是植物自身产生的一种菊糖型低聚糖,本研究证实BFO能够增强植物对病原细菌的抗性,揭示了BFO的引发效应,发现BFO可以诱导气孔关闭,对理解BFO诱导植物抗病的作用机制有一定理论价值,也为BFO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进一步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正极材料(二硫化铁、二硫化钴)后处理是热电池的一项关键技术,其作用主要是控制热电池放电初期的电压精度。后处理包括活化与锂化两个过程。本课题研究采用不同的后处理方法制备正极材料样品,并对各样品进行物理化学分析与单体电池电性能实验,同时从理论上解释了后处理的电化学机理与不同样品的电性能差异,最后对正极材料的后处理技术进行了工程应用研究。本课题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在惰性气体保护下的高温处理
高分子导电聚合物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是目前发现的导电态最稳定的导电高分子之一。PEDOT由于其良好的物理、电化学和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受到极大的关注,也是目前电极材料
柠条锦鸡儿属于豆科锦鸡属,分布于亚洲中部,是沙质荒漠中十分常见的较高灌木,是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和干旱地区防风固沙的主要树种。柠条锦鸡儿适应力极强。研究其潜在的优良抗逆基
柠条锦鸡儿是我国西北部干旱荒漠地区生长的豆科锦鸡儿属灌木,是一种重要的造林树种和饲用植物。柠条锦鸡儿具有极强的耐逆境能力,是研究植物抗逆的优良材料。目前对柠条锦鸡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