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著,宝祐四年进士及第,在宋时任过许多官,宋亡后入元,且隐居未仕元朝。存词121首,本文选取《本堂词》中较有意义的词作进行理论上的探究,力图展现陈著词的整体风貌。 本文共选取三个问题来进行研究。第一,在内容上,选取陈著词题材中的寿词与节序词进行研究,因为这两类题材最能体现词人的遗民情怀。陈寿词不仅突破了传统寿词的表现模式,而且加入了词人的亡国之感。节序词,抒发的是时光难再的感慨,节日、节令期间最容易触发词人敏感的神经,因此也最能把握词人的遗民心态。第二,在艺术价值上,陈词的艺术成就并不是最高的,无论是风格还是手法,较之同时期的词人都稍有逊色。但其中的一方面是比较特殊的,就是词的特殊结构——时空结构。我们知道其他词人也有这种时空构建,但陈词中的这种时空结构更加突出。在陈著词的时空构建中,他主要把笔触落在过去,表达的是对过去生活的赞美与怀恋,由对过去的描写,引出过去与现在、未来相互交错的结构特征。第三,从词史价值角度来讲,阐述了陈词雅与俗的问题。陈著经历了由宋入元,其词既有继承又有吸收。一方面,趋“雅”是陈词的主要特征,在意象和语言上都呈现出雅的特征。另一方面,陈词也吸收了民间俗文化与元文化某些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俗”的特征,在语言和抒情方式上都有所表现,由此可看出陈词俗化的现象。南宋末年动荡的政治环境,给陈著带来了特殊的人生经历,在其词中就表现了时代的悲欢离合。虽然陈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其词体现出的独特遗民之感,以及对词的艺术形式方面的探索,值得我们对《本堂词》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