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末西方后殖民主义电影批评思潮涌入大陆,边缘向中心进发的身份问题成为叙事学研究的热点话题。作为叙事主体的创作者现实身份与叙事对象文本身份组成有效的勾连,彼此互动产生丰富的指涉意义。本论文着眼于流动性视角,梳理作为叙事主体的贾樟柯本人现实经历的流变,分析贾樟柯系列电影身份叙事的主要内涵,其中包括系列电影文本重点关注的叙事对象,始终极力表达的叙事主题,以及呈现在银幕上的影像风格。第一章侧重导演个人现实身份转变及其内在缘由的阐释,从现实身份转换、导演作者表述和商业话语外的个性化表达三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第一节主要回顾从汾阳北京到世界的贾樟柯导演成长经历、理论素养和创作过程所面对的时代背景;第二节着重探讨贾樟柯导演作者表述的重要内涵,辨析第六代与新生代的差异,展现作者论到作者表述概念的演变过程;第三节梳理导演一次商业话语外的个性化诉求并厘清反抗电影市场垄断的意义,涉及《三峡好人》与张艺谋导演《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兵戎相见产生要“好人”还是“黄金”的拷问,以及商业电影与艺术电影的分野所产生的后果。第二章重点讨论贾樟柯电影人物身上具有的流动性及其现实原因,分析了众多文本中所描写的叙事对象,涉及到县城青年、被时代抛弃的人和跨空间流动者等三个层面。我们研究发现,近年来的贾樟柯电影中叙事对象开始转向具有流动性的现代个体。第三章对贾樟柯电影叙事主题进行深入分析,从青春往事、完整家庭神话、金钱专制和暴力滋生分别阐述。叙事主题方面不再局限于边缘处境时的简单认知,倾向于展示流动性增强后的破坏性力量。贾樟柯在影片中缅怀青春的美好记忆,为观众呈现了可以提供日常生活温馨时刻的街道空间和流行歌曲;从早期故乡三部曲对完整家庭神话的解构到近些年来表现出寻求家庭安慰的意愿,表明创作者深化了关于现实的认知,逐步走向主流;金钱至上观念的专制引发社会大众对情感力量的忽视、对个体尊严的损害等;暴力滋生现象导致家长制权威的衰落、社会不公与个体迷失等话题。第四章重点探讨贾樟柯电影叙事风格摆脱经典写实风格,努力追求流动影像内在的诗意氛围。这部分内容主要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叙事符号三方面展开论述。叙事视角呈现为一种外来者的客观状态。叙事结构分为板块叙事与开放性结局设定;叙事符号包括韩三明与城墙。叙事风格的转变显示贾樟柯导演已经深化对电影本体的认知,逐步寻求历史意蕴影响表达的可能性。贾樟柯电影的身份叙事拥有丰富内涵,始终关注并回应现实显著变化带给个体生活的实际影响,反映当下人的生存状态。不容忽视的是,处于社会边缘位置的贾樟柯倾向于采用现实身份与文本身份互相指认、互相贴合的叙事策略,其极致个性化表达既是艺术自觉的彰显,又会难免陷于自说自话的泥潭。摆脱身份认同危机的贾樟柯试图抛离小众化的自恋絮语,不断深化自身对现实的认识,走向社会关怀和终极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