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正步入依靠创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体育用品制造业作为传统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来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自2010年体育产业发展上升至国家发展战略以来,激励体育用品技术创新的体育产业公共政策纷纷出台。这一系列政策必将对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带来深远影响,研究这些体育产业公共政策对于运用政策工具激励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体育产业政策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或政策文本分析,而极少关注体育产业政策对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本文以中国东部地区影响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实证研究、比较研究方法,以技术创新理论、市场失灵理论、罗斯维尔的政策工具理论为理论依据,探析体育产业政策内容及现状,并深入探究产业政策实施后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变化,为进一步优化政策提供借鉴。首先,从产业政策数量、政策制定与实施主体、政策工具类型三个层面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运用产业政策工具的特点发现:目前激励体育用品技术创新运用较多的政策工具为环境型政策工具,且不同地区对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工具的偏好不同;鲁、粤、沪较偏爱环境型政策工具,苏、浙、闽注重供给型政策工具,且苏、沪、闽比其他地区更关注需求型政策工具;进一步分析发现使用最多的环境型政策工具主要集中在鼓励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确立重点研发方向、推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三方面。其次,基于东部地区发明专利信息的挖掘,运用政策实施效果简单“前-后”对比法,从专利数量、专利质量、专利运用三个角度比较政策实施前后的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绩效得到结论:政策实施后,各地区体育用品制造业专利数量明显增加,重点支持的运动康复技术、智能化体育用品专利也显著增加;体育用品制造业专利大多集中于江苏、浙江地区;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出现不同创新主体间合作发明倾向。再次,对现有激励体育用品技术创新的体育产业政策作出综合评价:就产业政策内容而言,现有产业政策过于依赖环境型政策工具、部分政策的有关责任主体较模糊;就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在政策激励下技术创新产出数量明显增加但创新质量未同步增强,专利运用水平整体偏低,产学研三大主体缺乏合作;未来体育用品制造业技术创新公共政策应当合理组合运用不同类型的政策工具、明确政策主体并加强其合作、引导创新主体重视创新质量、强化技术创新成果的市场导向以提高专利运用水平、鼓励多元创新主体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