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时代、任何共同体的有序运行都离不开政治精英这样一个特定的群体,但不同的时代或不同的政体下,政治精英这一群体的产生方式、流动程序是不同的。本文聚焦当下中国的省委书记这一群体,意在描述当下中国政治精英流动的部分实态与特点。受管理层级以及经济与社会的变化驱动,省委书记群体作为构成国家统治结构的中坚力量,其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迁。本文选取十二大至十七大这一时段,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产生的党委书记为样本,通过对其年龄、党龄、工龄、学历梳理发现,低龄化、知识化的趋向说明国家实施的领导干部退休制度,干部四化标准都得到了有效贯彻。除了这一群体物理特征上这些变化外,其流动性也在发生细微的变化。通过观察各省委书记的个人简历中上任时间和在职年限,包括省委书记的交流、晋升和过渡性退出,我们发现这种流动的状况因时代或省份不同而变化,中央调任和省级交流的人数比例逐年上升,本省升任的折线图走势虽然呈下降状,但仍然保持较高的数值,而本省连任的人数则一直处于较低水准。从晋升数据看,北京、广东、河南、山东、浙江、西藏、山西等省份,可以看作是省委书记晋升的摇篮,这几个省的省委书记或者进入政治局常委或者晋升为其他国家级副职。从全国来看,省委书记卸任后直接退休的现象极少,大部分通过本省人大、政协或全国人大、政协过渡性退出,或者被调至同职级的其他部门。其三,大部分省份在党代会召开之前都完成省委书记的换届,随着时间发展,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中南和西南地区省委书记的换届都放在党代会召开之后,相似的情况是,这两个地区中央派任的省委书记人数也相应地增加了。江泽民时期更关注有不稳定因素的外围省份,胡锦涛时期则侧重经济发展较快的华东和中南地区。总体而言,换届大体上遵循稳定第一,先易后难,先外围后中间的顺序。静态的结构性变量可以解释精英的结构性变化,职业经历则能反映省委书记的成长轨迹。通过对地域起步型、技术起步型和中央调任型省委书记的分析,我们发现有中央工作经验的中央调任型省委书记比其他类型具有更多的晋升机会。技术起步型省委书记更多地停留在原职级,而地域型省委书记过渡性退出的比例更高。此外,省委书记的任职(资历)年限并不是影响省委书记是晋升或者落马主要因素。本文背景履历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也毋庸避讳,因实证资料的匮乏,要使得研究结论的更精确还有待于更完善的资料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