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柿树、悬铃木和早园竹栓塞季节变化研究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kevinchen12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内聚力—张力学说,水分在导管内运输时需要形成一个连续的水柱。然而,近年的研究显示水柱中经常会出现栓塞。栓塞降低了植物水分运输效率,对植物的生理活动有极大的影响。本实验选用四种不同木质部类型的森林植物(刺槐、柿树、悬铃木、早园竹)为实验材料,测定了枝条在不同季节凌晨时的栓塞、水势、淀粉糖含量。并对四种植物栓塞脆弱性和导管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1)刺槐、柿树、悬铃木栓塞有着相似的季节变化规律:在夏季木质部栓塞程度最低,栓塞在20%以下,甚至没有栓塞。冬季和早春较高,高达75%以上。早园竹春季较高(70%),夏季和冬季没有检测到栓塞,秋季较低(30%)。表明植物在夏季夜晚可以完成栓塞的修复,在冬季夜晚不能完成栓塞的修复。  2)刺槐、柿树、悬铃木、早园竹的的木质部凌晨水势变化规律相似,均是夏季高至-0.2 MPa;在冬季,刺槐、柿树、早园竹下降至-2.6 MPa以下,悬铃木下降至-1.2 MPa。脆弱性测定显示刺槐、柿树、悬铃木、早园竹ΨP50分别为-0.56 MPa、-0.98 MPa、-1.67 MPa、-0.64 MPa。结合栓塞季节变化规律可知,夏季木质部水势较高时,栓塞可以较好的修复,而冬季水势过低时,栓塞不能修复。  3)刺槐、柿树、悬铃木可溶性糖的含量冬季约10%左右,夏季5%-6%,木质部淀粉含量在春季和晚秋各出现一次下降,在秋季出现一次迅速积累上升。在春季,淀粉转化为糖促进植物的萌发生长,在晚秋用来渗透调节和栓塞修复。四个树种的凌晨水势和枝条的糖含量呈负相关,表明可溶性糖含量与水势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  4)导管半径和长度的大小为:刺槐>早园竹>柿树>悬铃木。最大比导率为刺槐>早园竹>悬铃木>柿树,脆弱性为刺槐>早园竹>柿树>悬铃木。这表明枝条输水效率和安全性之间存在一种权衡。悬铃木枝条每平方毫米含109个导管,远高于柿树的35个导管,输水效率和安全性也均高于柿树。表明在导管平均孔径相差不大时,导管密度的提高将在不影响输水安全性的同时,提高输水的效率。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教育政策与法规在我国的实施背景,探讨了教育政策与法规对教育的推动作用,包括实现教育平等、保障学生与教师的法律关系以及促进教育发展等。  【关键词】教育政策 法规 义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06-02  教育法规指的是关于教育方面的法令,包括有规则、条例以及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同时是关于人们教育行为存在
【摘要】伴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制定与实施,社会和政府对智能制造高层人才需求剧增。为了满足智能制造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解决现有的制造类研究生培养计划的不足,从智能制造对研究生的要求、学科能力建设、创新能力培养和师资能力培养四个方面展开研究,提出解决方案,为提高我国智能制造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做出贡献。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 智能制造 研究生 模式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摘要】《水调歌头》是一首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北宋名词,并且被众多文人作曲家改编为歌曲,近现代以来,经过国内外多位翻译大家的精心翻译已经在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苏轼的代表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林语堂、许渊冲、黄新渠和Turner不同版本的英译本,分别从语音美、形式美、意境美这三个方面特别是意境美这个方面分析和阐释其中蕴含的翻译美学,以及呈现出来的中国古典诗词在英译本中独特的艺术
【摘要】“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主体。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内容、管理模式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种种不足也使其不能适应“90后”大学生的需求。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针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展开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思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日益提升,我国的计算机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也已经广泛渗透到了各个行业中,并且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于促进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也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概述,其次探讨了我国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研究了计算机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