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水平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钛合金用人工关节在人体体液的复杂环境下使用时具有更久的服役寿命和更高的运转稳定性。另一方面,在汽车向轻量化、环保、节能方向发展的今天,钛合金无疑是最具有潜质的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用材料。然而,不得不指出的是,目前钛合金在工业中多以结构性材料使用,除了本身价格较为昂贵、成形性不好及焊接性能差等缺点外,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在于钛合金表现出较差的摩擦学性能,严重限制了钛合金作为机器关键运动部件的应用。对钛合金进行表面改性处理能够有效改善其在人体体液及油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提高钛合金用零部件运行的可靠性。基于此,本文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热氧化层和类金刚石(DLC)膜,并将两者有机结合构筑双层复合薄膜,研究了薄膜的耐腐蚀磨损性能和润滑性能,探讨了减摩、抗磨机理。论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表面沉积的Cr/CrC/DLC梯度过渡薄膜体系能够明显改善TC4钛合金在模拟人工体液中的耐腐蚀磨损性能,其中高C2H2流量制备的Cr/CrC(40)/DLC薄膜体系,其CrC过渡层由柱状晶结构转变为非晶/纳米晶结构,提高了过渡层的硬度,降低了薄膜的内应力,增强了膜基结合强度。同时,CrC的非晶/纳米晶结构具有更多的晶界,可以有效抑制摩擦过程中裂纹的萌生与扩散,延迟腐蚀介质对TC4钛合金基底的侵蚀,因此表现出优异的耐腐蚀磨损性能。(2)研究了热氧化处理温度及时间两个参数对TC4钛合金样品表面氧化膜的结构及耐腐蚀磨损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在模拟人工体液中,热氧化后样品的耐腐蚀和耐腐蚀磨损性能并不随着热氧化温度的升高及热氧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强,在本研究所涉及的温度及时间范围内,经700oC和5h热氧化处理得到的样品具有更优的表面硬度、更致密的膜结构和更好的膜基结合性能,在模拟人工体液中呈现最优的耐腐蚀和耐腐蚀磨损性能。(3)分别采用浸渍涂覆和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热氧化处理后TC4钛合金氧化层表面沉积了聚四氟乙烯(PTFE)和DLC薄膜,得到了双层复合薄膜体系。涂覆的表层薄膜一方面封闭了氧化物薄膜的缺陷,有效提高了涂层的致密度,其本身良好的疏水性阻止了腐蚀性离子与基底的接触,提高了耐腐蚀性能;另一方面,表层薄膜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因此,相比于单纯热氧化处理样品,双层复合薄膜在模拟人工体液中耐腐蚀和耐腐蚀磨损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4)在全合成机油润滑条件下,热氧化处理的TC4钛合金样品表面形成的TiO2层提高了表面硬度,减小了粘着磨损,改善了表面润湿性,同时促进了润滑油中抗磨添加剂在表面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生成具有减摩耐磨性能的磷酸盐边界膜,因此表现出良好的摩擦学性能。(5)率先提出一种利用热氧化处理的TC4钛合金表面TiO2层本身的光催化性能在摩擦过程中催化降解润滑油分子在接触区原位构筑DLC薄膜而起到减摩、耐磨性能的润滑设计思想,系统考察了聚?烯烃(PAO6)分子在TiO2表面降解生成DLC的减摩、耐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