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观察扶正消瘀法治疗气虚夹瘀型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扶正消瘀法的思想特点。通过评价其临床症状、内镜下胃黏膜状态以及在病理上的疗效判断其在临床治疗上的成效,以期为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的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预计纳入气虚夹瘀型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患者70人,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扶正消瘀方组与胃复春片组),给予两组患者同样基础治疗(嘱患者按时休息,注意饮食,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扶正消瘀法治疗气虚夹瘀型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的疗效与安全性,探讨扶正消瘀法的思想特点。通过评价其临床症状、内镜下胃黏膜状态以及在病理上的疗效判断其在临床治疗上的成效,以期为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的临床治疗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预计纳入气虚夹瘀型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患者70人,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扶正消瘀方组与胃复春片组),给予两组患者同样基础治疗(嘱患者按时休息,注意饮食,忌烟酒,忌辛辣刺激性食物),扶正消瘀方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扶正消瘀方治疗,胃复春片组采用胃复春片口服治疗。以12周为一个疗程,在疗程开始前及治疗后行胃镜及病理检查,记录检查结果填写胃镜下黏膜评分,单独记录胃黏膜增生等级(无、轻、中、重)。中间每隔4周进行中医症状量表、国际生存质量简表评分,评价扶正消瘀方的临床疗效。结果:1本次研究经筛选后最终纳入病例73人,研究期间脱落5人,共有68名患者完成全部治疗,其中实验组(扶正消瘀方组)35人,对照组(胃复春片组)33人。两组基线基本相同。2经过治疗后扶正消瘀方与胃复春片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胃黏膜异型的增生程度,并且本次研究发现扶正消瘀方的疗效优于胃复春片,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胃镜下表现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胃镜积分均降低,表明扶正消瘀方和胃复春片均能有效缓解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患者的胃黏膜损伤。但扶正消瘀方组治疗后胃镜下黏膜状态总分显著低于胃复春片组,证明扶正消瘀方的治疗效果优于胃复春片。扶正消瘀方组总有效率为77.14%;胃复春片组总有效率为63.63%。扶正消瘀方组的内镜有效率略高于胃复春片组。4中医症状积分上,扶正消瘀方与胃复春片均在缓解患者症状方面表现良好,但扶正消瘀方组的症状评分下降更显著。经过3个月的治疗,扶正消瘀方组的总有效率为85.71%;胃复春片组的总有效率为57.5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扶正消瘀方组和胃复春片组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生存质量较前均有所提高,治疗后扶正消瘀方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胃复春片组。这说明扶正消瘀方与胃复春片均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扶正消瘀方的效果优于胃复春片。6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未表现出明显不适。不良事件未出现。消瘀方与胃复春片在临床治疗上的安全性较高。结论:扶正消瘀方能够有效逆转气虚夹瘀型患者的胃黏膜异型增生的等级,改善胃黏膜损伤状态,对临床症状上的疗效尤其明显,不仅如此,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也很显著。因此,扶正消瘀法是临床治疗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的有效治疗方法,效果明显,安全性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其他文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其主要特征是持续的呼吸道症状,其气流受限为不完全可逆性,且极易由于感染等诱发急性加重,反复刺激气道及肺部组织,最终造成难以挽回的肺部损伤。患者急性加重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严重时甚至需要辅助通气治疗,当病情稳定转入稳定期后仍需要长期用药,且需要时刻注意防止再次急性加重,加之病程冗长,伴随许多并发症,给患者和他们的家人以及家庭经济、环境都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不便。现代医学
目的:本研究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自拟生血汤联合常规补铁治疗脾肾亏虚型CRA,与单纯补铁治疗比较,观察两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探讨导师立法依据及用药特点,讨论自拟生血汤联合补铁治疗CRA在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生活质量及用药安全性方面具备哪些优势,为改善CRA治疗现状探索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就诊于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门诊及病房,
目的1以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清肺消炎丸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程所对应的核心基因靶点,通过靶点预测该过程中清肺消炎丸干预调控的生物通路,挖掘出通路中潜在的关键炎症因子。2通过临床研究观察清肺消炎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及对患者血清中相应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网络药理学研究:通过GeneCards、OMIM、DisGeNET、TTD、DRUGB
本文由相关联的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第二部分为月经病血证古籍文献方药规律研究,第三部分为导师王建玲主任治疗月经病血证的用药经验研究,并与古籍研究结果进行相关性比对。一、文献综述采用了传统的文献研究方法来收集古今相关文献,将月经病相关的妇科血证这一类疾病简称为“月经病血证”,本文主要研究包括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这五个疾病,其病因为“虚、热、瘀”,病机为肾-天癸-冲
目的:根据文献研究古时AUB-O诊疗理论的发展与演变,结合现代临床资料,重新认识AUB-O的临床特征、病因病机、中医证型及与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为临床诊疗AUB-O提供更多的借鉴与辨证的新思路。方法:1.以《中华医典》为主要蓝本并充分收集古代医典,运用现代中医文献科学研究手段和方法,将有关崩漏、月经不调中部分内容、月经先期、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月经过多等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料全部进行系统
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倾向评分匹配法,对补肾活血针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补肾活血针法对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的影响,为补肾活血针法的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肾病科住院的患者,以慢性肾衰竭作为出院第一诊断,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筛选出202份病历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运用“补肾活血针法”分
目的:附子、白芍作为治疗痹证临床常用药对之一,两者合用,刚柔互济,生克制化有序,具有散寒止痛,温补脾阳,柔肝养血等功效。用以治疗痹证取得很好的效果。导师善于使用附子-白芍药对,并与其他药物组合,灵活用于治疗各种痹证,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和系统收集、整理分析临床中用以治疗痹证的处方,总结导师运用附子-白芍药对治疗痹证的配伍用药规律和临床经验,更好为痹证的辨证论治、处方用药问题提供依
目的本研究基于经筋理论指导下,通过观察应用不同经筋针刺方法结合推拿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应用相关量表进行疗效评价,来探讨不同经筋针刺方法与推拿综合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1年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和病房中,符合脑卒中后非急性期上肢痉挛性瘫痪纳入标准的60例病例患者作为受试对象。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入经筋结点组(A组)或经筋肌腹组(B组),
目的探讨调理脾胃针法联合调中降糖颗粒治疗脾虚湿盛型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和病房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脾虚湿盛型糖尿病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在常规运动和饮食干预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调理脾胃针法联合口服调中降糖颗粒,日1剂,早晚分服;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500mg BID,两
目的:本研究第一部分运用Meta分析,选取随机对照实验观察中药注射剂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临床效果;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以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为研究对象,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评价该药物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两方面的情况。并通过观察不同亚组的临床疗效,确定疗效最优人群。方法:研究一Meta分析,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获得中药注射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的文献,并通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