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培育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candy136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项培育人才的事业,良好的教育不仅影响到受教育者身心的健康成长,还对国家的前途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的希望。要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在工作中获得自身的发展,并成为学生敬爱的教师,这与他们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有直接的关系。师范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要想成为合格的教师,要想将来受学生的敬仰,承担起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必须在职前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教师的核心素质,对师范生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培育是社会、高校以及师范生自身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本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一,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第二,概述了高校师范生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育及重要性。首先对道德、教师职业道德、高校师范生以及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培育等概念进行阐释,然后在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基础上,明确教师职业道德具有专业性、示范性、自觉性以及奉献性等特征,最后阐明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培育有利于高校师德教育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师范生远大的教师职业理想、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等意义。第三,对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培育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一方面,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培育情况良好、高校对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比较重视、大部分师范生对教师职业道德具有正确的认知、师范生普遍认同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的培育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境,如:师范生师德培育的形式较为单一、部分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失范、师范生对教师职业认知具有一定的功利性以及师范生的师德履践能力有待提高等等,其原因是外部影响导致师范生价值取向的偏离、高校师范生师德培育理念缺失、个别高校教师师德失范对师范生造成负面影响、部分师范生自身道德素质不高等。最后,探讨了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道德培育内容及对策。首先应明确师范生师德培育的主要内容是让师范生形成正确的教师职业认知、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建立真挚的教师职业情感,然后分别从社会、高校以及师范生自身等三个层面说明师范生师德培育的具体对策:社会应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高校应在教育方向、课程体系、培育方法、教师师德建设等方面提高培育实效;师范生应提高师德认知能力、培养自我激励能力、加强自我控制能力,在实际学习和社会实践中践行师德。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