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镇财政作为我国财政体系中最基础的一级,是农村财政和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些年来乡镇财政困境越发暴露出来,已经严重影响到基层政府正常运行,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对乡镇政府债务涉及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然后运用公共产品理论、财政分权理论及制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寻找产生乡镇政府债务的根源和解决的途径。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以H区乡镇负债情况为例,通过实例数据详细分析乡镇债务的现状,包括乡镇政府财政负债规模、资金来源、资金投向,对乡镇政府财政适度负债的积极意义、过度负债的严重危害进行评价。从乡镇财政负债的基础性原因、财政体制原因及行政体制原因三个方面分析了乡镇财政负债形成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防范和化解乡镇政府债务的解决方案。 本文作者通过大量调查分析认为,造成我国乡镇财政负债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基础性原因包括(1)乡镇经济基础薄弱;(2)城乡二元结构。二是财政管理体制方面包括(1)分税制改革显著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削弱乡镇可用财力;(2)财力与事权不匹配,乡镇财政支出负担沉重;(3)财政转移不规范,均衡地方财政支出作用不大。三是行政管理方面包括(1)干部任用和考核体制不合理;(2)政府机构规模和人员膨胀带来的财政扩张;(3)乡镇财务管理松散,债务监管机制不完善。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作者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乡镇政府债务问题,应从短期措施和建立长效机制两个层面入手:短期措施包括(1)积极发展乡镇经济,壮大乡镇财政;(2)建立债务化解考核机制;(3)积极探索化解乡镇负债的有效措施;(4)建立乡镇负债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防范乡镇政府债务的长效机制主要包括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乡镇行政管理体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