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加工贸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2年,中国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已经超过1.3万亿美元,占我国对外贸易出口总额的36.11%,加工贸易逐步成为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化分工的重要形式之一。外商直接投资作为主要动力推动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2012年,外商在我中国投资额为1117.2亿美元,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925家,到2012年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92.4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吸收12761.12亿美元外商投资存量。20世纪90年代来FDI逐步成为我国加工贸易的主体,跨国公司的“环球生产网络治理”也成为加工贸易的运行机制。可见,在产品内分工的基础上,加工贸易促进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国际贸易”和“全球生产网络”这三个作为国际技术溢出关键途径的较好融合。因此,加工贸易是中国参与国际化分工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我国获取国际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随着FDI的大量涌入,当强力拉动对外贸易和带动经济增长的时候,我国也付出了过度耗费资源、贫乏核心技术、环境污染加重、产业转换空间不够等方面的沉重代价,而采用“两端在外、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形式流入中国的外资,尽管产生了显著的就业效应,但其对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国家税收贡献度等备受质疑,加工贸易模式下的技术溢出效应如何,中国的加工贸易政策和利用外资政策有没有继续实行的必要,都成为亟待回答的问题。针对以上理论争论,本文以全国范围内加工贸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技术溢出进行实证分析来全面回答这个问题。再结合着重剖析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强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