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文化建设方面成就斐然。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持续扩大,文化以及文化事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经济基础、政治体制和社会整体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只有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创新,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繁荣和发展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与新治理模式的探索,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迫切要求和重要内容。文化事业单位是指在文化领域从事研究创作、精神产品生产和文化公共服务的组织机构。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是文化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首先,要对文化事业单位从组织上进行分类,确定不同性质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方向;其次,对文化事业单位内部业务进行分类,一方面保持了新闻媒体的事业单位性质,另一方面对经营性质的部分业务实行企业化运作。青年与社会杂志社是共青团云南省委下属的直属事业单位,由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对口的业务管理和指导,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正式出版物刊号的期刊主办和编辑出版机构。杂志社日前的工作范畴包括着共青团云南省委主办的机关刊物的编辑出版职能,即承担着一定的共青团政治功能和宣传舆论阵地职能;同时,青年与社会杂志社又面临着走市场化的道路,通过市场运作维持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艰巨任务,即同时又承担着实际上的市场经济主体职能。通过对国外文化类公共组织(非政府组织)的建设经验和国内部分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模式的借鉴,本文在公共产品理论、公民社会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新自由主义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以青年与社会杂志社为个案,进行文化事业单位内外改革的探讨。在文化事业单位治理模式的构建上,首先,要进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公共价值和目标的重构,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和互为促进,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事业单位在本身的事业属性基础上的产业属性。其次,要进行文化事业单位的治理环境建设,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一整套有关政府对文化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的各种制度和规范。文化事业单位的对内改革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型组织、弹性化组织建设,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离不开单位基础性的组织建设,应该坚持不懈地加强和完善文化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内部管理,加强以策划编辑能力和对外加强公关整合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组织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