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医学源远流长,中药亦是中华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中医疗效的基础手段。中药方剂是多种药物按一定组方配伍规则组成的混合物,成分复杂。在临床应用中通过一定组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医学源远流长,中药亦是中华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中医疗效的基础手段。中药方剂是多种药物按一定组方配伍规则组成的混合物,成分复杂。在临床应用中通过一定组方配伍规律作为手段,来实现对不同病症的治疗。因此,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不能单纯的研究单味药物有效成分或有效成分的简单叠加,还要研究中药组方配伍使各组分之间存在叠加、抑制等相互作用。近年来,现代信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在中医药研究方面有了很多的尝试和发展。特别是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方剂配伍的发掘已经成为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数据挖掘技术是为解决从各种领域的大量数据的应用问题而提出的科学方法的集合,主要是为了发掘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知识和规律,为人类的决策方案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基于众多中药数据库的建立,我们尝试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中药方剂有效成分与组方规律的研究中,试从计算机数据分析角度,探索中药方剂成分的有效性。本文以数据挖掘技术为手段,对脾胃类和清热类方剂方剂的组方规律和有效成分进行分析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工作:数据挖掘的核心是算法。一些基于APriori方法的频繁项集挖掘法,产生候选集需要不断扫描数据库,时间消耗较大。FP-growth是一种不产生候选集的重要的频繁项集挖掘方法。本文在此基础上改进算法,采用修改过的FP-tree和头表结构,只产生FP-tree一次,并只在每次递归时产生头表结构。该算法能获得与原算法相同的频繁项集挖掘结果,但速度上比FP-growth快。筛选整理数据,对方剂数据预处理,创建数据库,选用改进的挖掘算法,初步建立了中药方剂有效成分及组方规律计算机模拟系统,本系统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中的:频繁集、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算法,对脾胃类方剂的药物成分频数、症状频数、药症关联、药物成分聚类等进行分析,找出脾胃类和清热类方剂中的有效成分与病症间的关联。
其他文献
针对北京市某拟建工程场地内垃圾坑分布、深度范围不明确,通过高密度电法进行勘探,并利用钻孔资料对勘探成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探测效果良好,准确查明了垃圾坑的分布及深度,
<正>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联合更生霉素治疗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疗效,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1985的9月至2000年10月,我院共收治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130例,其中
目的分析并研究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9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9例,对照
本实验以1-氯代十四烷、1-氯代十二烷、1-氯代十六烷和三丁基膦为原料,通过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制备出新型的季鳞盐类杀生剂:十四烷基三丁基氯化鳞、十二烷基三丁基氯化鳞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更年期功血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更年期功血保守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I组即在诊刮术后口服米非司酮10mg,每日1次,服1个月后改服5mg,每日1次,再
以水稻离体叶片模拟叶片衰老过程,通过不同的硅处理方式,研究水稻衰老过程中硅对叶片体内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势。GERD的临床表现多样,可引起以咽喉部为核心的、累及呼吸、消化两大系统和耳
文章以清朝末年来华的美国传教士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1827-1916)编写的对外汉语识字教材《认字新法识字双千》(The Analtical Reader.A Short Method f
基于目标导向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南通模式"具有十分明显的传递效应、导向效应和监督效应。同时,也存在着指标体系没有充分体现现代政府绩效评估的要求、政府绩效评估工作
在确定"N1+让+N2+V2"句式中的"让"为动词、整体为兼语句式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N2、V2的语义特征及其各自与N1的关系。也探讨了当"让"分别为使令、容许、听凭义时,N1最初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