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基于城市化综合水平的视角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09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由世界银行首次提出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各国经济学家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到2010年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4240美元,正式步入上中等收入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生了许多问题,这使得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危险。城市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城市发展水平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地区整体竞争力的大小。城市化综合水平反映了一个城市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到生活便利度以及社会民生等各方面的发展程度。而这些因素与“中等收入陷阱”高度关联,妥善处理城市化问题,将有效避免一个经济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本文通过全面回顾“中等收入陷阱”的相关研究,分析总结出“中等收入陷阱”的特征和成因,并阐述城市化与“中等收入陷阱”的关系。湖南省作为中部大省,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不可否认地出现了诸多问题,其发展轨迹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缩影。本文以1978年到2012年湖南省各项经济社会指标为基础,构建出反映湖南城市化综合水平的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计算湖南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并结合湖南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评价。然后从经济增长“失速”是“中等收入陷阱”首要特征的观点出发,建立一个VAR模型,对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综合水平对经济增长有逐步上升的正向促进作用。然后通过分析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社会综合因素的关系,得到城市化在促进民主进程、加快体制改革、完善社会公共服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最后,利用上文得出的城市化综合水平在经济和社会综合因素有正向促进作用的结论,结合城市化综合水平的表现形式,从城市化综合水平的角度提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转型不断加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对外贸易中低成本比较优势的减弱,国际产业与技术升级、创新速度的加快,以及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日趋剧烈,使得相对过剩下
地区一体化过程不仅是一种经济一体化过程,也是文化、政治和社会一体化过程,要理解东亚地区一体化过程的实现需要理解这点。因此对东亚一体化的研究不能囿于经济学方法或政治学
我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已经步入以结构调整为特征的转型发展阶段。由于经济结构的主体是产业结构,因此,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产业转型举足轻重。然而,产业转型是一项复
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骄人的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居民收入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农业基础薄弱、农村落后、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