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小数学衔接的顺利实现是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合理的幼儿园数学衔接课程可以培养幼儿的数学学习兴趣、能力和习惯,从而为实现幼小数学教育的无缝衔接奠定基础。本文从静态和动态的数学衔接课程出发,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中相关内容的分析以及对杭州市城区幼儿园的大班幼儿教师和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的调查,发现幼小数学衔接课程存在儿童主体地位异化,数学衔接教育虚假繁荣;幼儿园和小学的数学课程标准不衔接;幼儿园数学衔接课程存在小学化倾向;幼儿园和小学的数学课程目标存在结构差异;幼儿教师过分依赖教材,有“唯教材”倾向;幼儿园大班教学方法趋于“保守”,不关注衔接需求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从幼儿园的角度提出了全面普及儿童观,从根源上遏制数学衔接教育的虚假繁荣;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修订、完善课程标准,突出衔接;加强与小学的联系,形成长效联系机制,避免衔接教育的形式化;革新幼儿教师的课程观,科学理解数学衔接课程,避免小学化倾向;注重家园合作,发挥家庭在衔接中的积极作用的宏观策略和合理定位与组织数学衔接课程目标;整合课程内容,有效组织数学衔接课程;审慎选择教学方法,兼顾衔接需求;综合采用评价方法,关注评价的发展价值的微观策略。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为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主要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和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出发,深刻理解幼小数学衔接课程。第三章为幼小数学衔接课程的现状与分析。第四章为幼小数学衔接课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为幼小数学衔接课程中幼儿园的应对策略。第六章为总结与展望。本文的创新点:1.提出了幼小数学衔接教育应采用趋同的课程目标结构;2.提出了幼小数学衔接教育应采用横向整合与纵向螺旋的内容组织形式;3.提出了幼小数学衔接教育应采用游戏与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