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我国青年学生艾滋病疫情增长较快,2015年1-10月份共报告2662例学生感染者和病人,比去年同期增加27.8%,其中男性,尤其是男男性行为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为主要人群,青年学生MSM已成为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本研究调查了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者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感染HIV、未感染HIV的MSM和普通异性恋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家庭环境对青年学生MSM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探究可能影响青年学生MSM同性性取向的因素,为减少青年学生MSM感染HIV、提高高危人群的艾滋病预防效果提供依据,从而促进该人群中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于2015年5月~7月,以天津市各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艾滋病社会组织为依托,采用方便抽样法招募感染HIV(24人)和未感染HIV(27人)的青年学生MSM共计51人,在高校招募普通异性恋男大学生(简称“普通男大学生”)35人,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逐一的、面对面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问卷、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性取向成因问卷。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共86人,全部为男性、未婚,平均年龄为(21.31±2.37)岁。汉族、户籍所在地在天津本市、在本地居住时间两年以上、所学专业类别为理工类、自述性取向为同性恋和双性恋的分别占95.3%、36.0%、62.8%、57.0%、52.3%、7.0%。50名青年学生MSM的SCL-90量表总分为(148.78±42.55)分,平均阳性项目数为(33.06±19.02)项;按照总分超过160分、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任一因子分数超过2分为心理健康不良的阳性检出率依次为34.0%、30.0%、66.0%;可能存在明显心理问题(任一因子分数超过3分)的检出率为20.0%。与全国常模相比,青年学生MSM的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和总均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学生MSM的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其余各项因子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排在前五位的心理问题依次是强迫症状、抑郁、其他、人际关系敏感、焦虑。HIV阳性MSM组、HIV阴性MSM组及普通男大学生组三组进行比较,仅抑郁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阳性MSM组抑郁因子得分最高,其次是HIV阴性MSM组,普通男大学生组最低,抑郁因子得分的中位数依次为1.77、1.54和1.23分。感染HIV的青年学生较未感染HIV者的抑郁、焦虑、其他、总分、总均分均高(均有P<0.05)。与非MSM组进行比较,MSM组抑郁因子分偏高(P<0.05)。家庭环境因素对心理健康不良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没有统计学意义。但童年与父母亲关系融洽组的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其他的因子分及总分、阳性项目数均较不融洽组低(P<0.05);有恋父情结的MSM的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的因子分以及总分和阳性项目数均较无恋父情结者高(P<0.05)。对影响性取向成因的因素的分析中,18岁之前接触过有关同性恋的书籍或电影发展为同性性取向的是未接触过的5倍(OR=4.945,95%CI:1.640~14.909),小时不爱活动长大后发展为同性性取向是小时爱活动的5倍(OR=4.958,95%CI:1.553~15.827)。51名具有同性性取向的人中,有52.9%自述同性性取向为先天性,47.1%自述为后天性,后天同性性取向的引发因素中,后天家庭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占41.7%,其次是网络及影视作品影响,占20.8%。调查对象对天津市大中专院校男生中MSM人群所占比例进行估计,MSM组估计均值(中位数)为15.7%(10.0%),普通男大学生为11.7%(2.0%);合计为14.0%(7.8%)。结论(1)青年学生MSM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不良,感染HIV者较未感染者的心理问题严重;(2)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状况有一定的影响;(3)童年和未成年的经历及性格特征对长大后的同性性取向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4)学校应加大对青年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以减少青年学生MSM发生HIV高危性行为,同时加强对青年学生MSM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HIV感染者的心理健康咨询和干预,从而减少危险性行为的发生,降低感染HIV的风险;(5)应重视家庭对青年学生MSM心理健康状况和性取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