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萨拉·菲尔丁(Sarah Fielding1710-1768)是英国十八世纪中期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其写作风格得到了蒙太古夫人的赏识,萨缪尔·理查逊也对她深入微妙的心理刻画赞誉有加。《大卫·素朴儿历险记》是萨拉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国外的很多评论家分别谈到了小说当中体现的情感主题或善心主题,然而,对于二者的结合——善感观,评论界却关注甚少。本文利用十八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沙夫茨伯里提出的“好人”形象与情感相结合,从而探讨小说中的“感性的好人”形象及作者萨拉的善感观。萨拉·菲尔丁提倡的善感观是通过刻画丰富而细腻的情感和强调无私的慈善行为体现出来的,即认为:感性的好人应具备有节制的情感与慈善的双重优点。沙夫茨伯里认为自然的情感是无私的情感;无私的行为动机才是真正的仁慈,而真正的仁慈就是“好人”形象的表现。因此,善感观是指自然的情感和无私的行为动机的结合。而小说《大卫·素朴儿历险记》中的善感观主要体现在两类人物的刻画上,即“感性的好男人”和“感性的好女人”。好男人以大卫·素朴儿为代表:具有自然的情感和无私的助人动机,最终二者形成有节制的结合;而好女人以卡米拉和辛西娅为代表:既持有自然、有节制的情感,面对挑战时又体现出智慧和独立意识。本文总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阐述感性男性人物细腻、精细的情感和感性女性人物坚强、积极的一面。小说中的感性好男人与传统理性男性不同,他们具有丰富而细腻的情感;而感性的好女人与传统观念中情感泛滥的女性不同:卡米拉遇到困难时体现出坚强的性格特点;第二章分析感性好人的突出特征:无私的行为动机。大卫作为慈善者竭尽能力帮助他人而无所求,卡米拉也体现对其兄瓦伦丁幸福的无私付出精神,这与自私的慈善行为和追求自我满足的心态是不同的;第三章讨论有节制的情感和慈善。情感主义群体历经了外部强烈情感的侵扰和人生的沉浮,从而感性的好男人和好女人都体现出有节制的情感和慈善相结合的特征。小说中感性的好男人形象体现了萨拉·菲尔丁在充斥着物质机器的十八世纪中强调男性应保持天然、本真的情感;而感性好女人形象揭示了女性不仅是感性的,而应同时具有智慧和独立意识。因此,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应追求感性与理性、情感与道德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