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学龄期慢性咳嗽儿童行为问题及其相关因素,为学龄期慢性咳嗽儿童的早期心理行为干预及临床综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学龄期慢性咳嗽儿童100例为慢性咳嗽组,年龄8-12周岁,其中男57例,女43例,并收集100位年龄同样为8-12岁的健康儿童,其中男51例,女49例。尽可能使患儿性别、年龄、母亲的文化程度及家庭收入等匹配。应用自编的一般情况问卷、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中国学龄儿童气质量表(Chinese School Child Temperament Scale,CST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mily Assessment Device,FAD)对两组儿童及其母亲进行测评。采用SPSS24.0对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X2检验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比较:两组儿童在年龄、性别、母亲文化水平、母亲年龄及家庭年收入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一般资料与儿童行为相关性:儿童的年龄、住院次数、年住院天数、缺课天数、病程与儿童行为量表总分成正相关,而母亲受教育年限及儿童每天户外活动时间(小时)与儿童行为问题总分存在反相关。2、慢性咳嗽儿童行为问题:以2001年全国常模为标准[1],慢性咳嗽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6)。其中男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9.82%,女生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1.6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慢性咳嗽组儿童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及总粗分等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不同年级儿童行为问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五年级行为问题发生率最高。3、儿童气质特点:慢性咳嗽组儿童各气质类型构成分别为:平易型(18%)、中间平易型(28%)、中间麻烦型(29%)、麻烦型(15%)、缓动型(10%);对照组儿童各气质类型构成分别为:平易型(37%)、中间平易型(39%)、中间麻烦型(15%)、麻烦型(6%)、缓动型(3%),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4)。在气质维度中慢性咳嗽儿童的活动水平、适应性、反应强度、反应阈及心境特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气质维度中的趋避性与儿童行为的冲动-多动有正相关。而且儿童品行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及总分与儿童气质维度中的适应性、反应强度和心境特点存在正相关。4、慢性咳嗽儿童家庭功能:慢性咳嗽组儿童的家庭在沟通、角色、情感反应、情感介入、行为控制、总的功能等因子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问题解决方面无明显差异。患儿的家庭功能与患儿的行为问题无明显相关性。5、慢性咳嗽患儿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慢性咳嗽组患儿母亲的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并且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恐怖、敌对、精神病性方面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慢性咳嗽患儿母亲的SAS及SDS得分与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及总分存在正相关,与心身问题相关程度较低。在母亲症状自评量表中,除了躯体化无明显相关性,其余项目均存在正相关。6、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慢性咳嗽患儿Conners行为量表的总分为因变量,以与慢性咳嗽患儿行为有相关性的21条项目为自变量,采用Stepwise法,最终进入方程的是年住院次数、病程(月)、SAS得分和心境特点。结论1、学龄期慢性咳嗽儿童较正常儿童表现出更多的行为问题。2、慢性咳嗽儿童的母亲较正常儿童的母亲更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3、学龄期慢性咳嗽儿童的行为问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儿童的年龄、性别、住院次数、住院天数、缺课天数、病程长短、儿童的气质特点、母亲的心理健康状态、母亲文化水平及儿童每天户外活动时间有关。其中易养型气质、母亲高文化层次及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是保护性因素。